■有机物污染与重金属污染并存
“三湘环保世纪行”采访团今天在株洲展开调查采访。“从‘八五’到‘十五’前3年,株洲市共计投入近10亿元资金,进行一大批重点水污染治理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株洲市副市长翟笃培今天上午向采访团汇报时说。他同时表示:由于株洲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城市生活污水污染也逐年加重。
加快治理清水塘污染
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的工业废水污染问题是湘江全段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今年,该市进一步加快了治理进程,将清水塘工业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列为本届政府全力办好的10件大事之一。
同时,该市组织对清水塘工业区污染源进行了地毯式检查,尤其是对清水塘工业区的水污染防治设施,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查和监测,督促企业加强水污染防治设施管理。
洗水行业污染基本遏制
株洲市小规模服装洗水企业原有33家,洗水设备193台。
去年,为加强对洗水行业的水污染整治,市政府拆除了在市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洪源洗水厂的4台洗水机,取缔了不符合环保要求的19家洗水企业;对上规模的洗水企业全部督促配套建设了相应的废水处理设施,小规模洗牛仔服已全面禁止,服装洗水企业的废水污染问题基本得到遏制。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上正轨
为全面落实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行,株洲市开征了污水处理费,多方筹措城市污水处理工厂的运营经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已基本走上正轨。
该市霞湾污水处理厂自去年9月启动后一直保持正常运行,日实际处理量6万吨,管网扩面工程第二期如期实施。
董家污水处理厂原由南方公司负责运营,已协调交由市排水公司接管,保证了其正常运行。
龙泉污水处理厂工程进展顺利,主体工程与管网工程同时进行。
污染问题仍然严重
由于株洲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城市生活污水污染逐年加重,主要表现在: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2003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8500万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5800万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汞、石油类、氨氮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为53881吨、1.71吨、487吨、14670吨,已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二是水环境质量尚未达到区划标准。湘江株洲段有机物污染与重金属污染同时并存,饮用水源水质仍然受到严重威胁。监测表明:湘江株洲县段基本达到3类水质标准;枫溪、白石段达不到3类水质标准;霞湾段水质为5类水质。4个水厂的水源水质也存在超标问题,超标项目有石油类、粪大肠菌群等。三是长株潭3市均以湘江为饮用水源和纳污体,并且纳污港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相间排列,而3市湘江干流的流程不足200公里。因此,株洲工业废水对3市饮用水源构成污染,尤其清水塘工业区排放的工业废水,危及湘潭、长沙两市饮用水源安全。
(三湘都市报 作者:记者 王文隆 实习生 何剑歌 邓吉吉 刘木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