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深圳商报记者董超文张兴衍)今年以来,我市遭遇历史少见的干旱天气,引起了中央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针对旱情进一步加剧的严峻形势,受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黄丽满,省委常委、市长李鸿忠委托,11月9日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宗衡,副市长吕锐锋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强调采取一切措施,全力保证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 ,并研究和部署了尽快建设沙湾临时泵站、积极准备人工增雨等十大措施。
旱情严重水情紧急
据市水务和气象部门有关人士介绍,深圳是全国七大缺水城市之一,用水基本靠外地水源解决。今年以来,我市遭遇严重干旱天气。截至11月9日,我市标准气象站今年以来雨量为1299.2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32%。由于连续3年降雨量偏少,水库水源一直未得到充分补充。加上东江流域旱情严重,泵站不能满负荷运行,严重影响了我市取水量。但与此同时,我市城市供水总量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今年全市供水增长率将接近14%,全市自来水供应量将达到14亿立方。根据预测,今冬明春我市仍将基本无雨,气温可能偏暖,缺水问题极为严峻。
已采取多项措施缓解供水压力
对于我市严峻的供水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年初到目前为止,已全力采取了多项措施来缓解供水紧张的局面。这些措施主要包括: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有关单位和周边兄弟城市的大力支持,较好地保证了我市的水源供应;全面启动大鹏半岛原水支线工程,该项工程已于10月动工,春节前将完成;设计规模为每日50万立方的沙湾泵站目前已完成设备招标,力争在明年5月建成;龙茜供水工程正抓紧施工,预计11月20日可建成通水,届时可解决龙华、观澜、平湖3个街道办的水源供应;大力解决一些重点企业、重点片区的供水问题,如华为公司和坂雪岗地区等;对全市水源进行统一调度,并在宝安、龙岗两欠渡取了限制供水措施;加强节约用水宣传,通过媒体宣传我市当前的供水形势,增强市民节水意识。
十大措施力保生活生产用水
以上措施虽然部分缓解了缺水情况,但随着旱情更趋严重、水情更趋紧急,我市面临的供水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为此,许宗衡在会上强调,黄丽满书记、李鸿忠市长十分关注我市的旱情和水情,多次指示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的高度,全力以赴、千方百计确保全市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需要。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坚决落实丽满、鸿忠同志的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我市目前面临的严峻的旱情和水情形势。要按照既确保当前又着眼长远的原则,加强协调,通力合作,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全力保障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加强水情和旱情监测,实行一天一报制。
为确保下阶段的生活和生产用水,会议研究部署了十大措施:一、积极争取省有关部门支持,满足东江水源工程的取水要求。二、尽快在沙湾再建一座每天40万立方的临时泵站,以解决当前的供水问题。三、采取得力措施,力保龙茜供水工程在11月20日完成。四、继续实施全市水源统一调度。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紧急供水预案和分片供水方案,优先保证居民用水。六、加强对使用地下水的管理,坚决防止超采地下水引发地质灾害。七、加强各水源管理单位和自来水供水企业的生产管理与巡查,保证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转。八、积极争取周边兄弟城市支持,尽量保证我市的水源供应。九、积极进行人工增雨准备。十、全面启动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