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和11日上午,考核组一行分为工业和生活两个小组,分别对成都污水处理厂、博瑞都市花园、成都电子机械专科学校、置信丽都花园以及武侯祠博物馆等11个单位的节水情况进行了检查。
昨日上午,检查组突然改变行程,来到东方家园检查。“小姐,有没有9升以上的抽水马桶?”专家宋序彤问身边的销售人员。“你就买这种,虽然只有6升,但这种马桶的冲水方式有独到之处,冲得特别干净。”销售人员指着左边一个白色的椭圆形马桶回答。专家不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连续几次,专家用不同的方法测试市民对节约用水知识的了解程度,最终得出“成都市民的全民节水意识真是没得说”的结论。
在武侯祠,专家们被畅园的一个观赏池吸引。清澈的池水中,红色的锦鲤悠闲地游来游去。“这个观赏池采用了生态循环水处理系统,池里的水主要来源于雨水。”工作人员介绍道。“雨水?那你们是如何净化的呢?”专家好奇地问。在观赏池边的草丛中,工作人员揭开一块块蓝色的盖板,只见水缓缓地依次流过排成方阵的大毛刷、充满孔洞的海绵、紫外线杀毒灯三大区域。“水泵会将这里的水抽入观赏池,我们这里用于园林灌溉的水都来自这里。”工作人员解释道。据记者了解,从2001年初至2004年10月,武侯祠博物馆实际用水量比计划用水节约了14.4万立方米,超过了年计划用水总量的1.5倍。
专家组在检查验收后表示,作为全国第一批开展节水工作的城市,成都在节水的基础工作方面做得相当扎实,资料健全,全民节水意识也很浓厚,真正把节约用水从政府部门的事情转变为了全民的共同行动。“在我们访问的商场和小区里,销售人员和物管人员都知道9升以上的冲水马桶不能使用。”专家张玉森笑着说。此外,成都在一年的时间内就建设了3座污水处理厂,并每年坚持投入60-80万元用于节水器具的改造,这在其他城市也是相当困难的。专家们还表示,希望成都作为西部第一个申报节水型城市的城市,为西部城市作出一个表率,更多地帮助和支持其他城市积极申报节水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