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月12日),记者在惠州市环保局获悉,针对前不久结束的政协环保专题调研组考查广州、珠海、河源等地以及本市的三县三区的情况,惠州市政府通过走市场化的路子,采用BOT、TOT形式,引用民资7.4亿元建13座污水处理厂改善水环境。
据介绍,惠州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一度以政府投资和国有投资为主,近年来,通过走市场化的路子,采用“BOT”的方式向社会招标,目前已成功引进资金7.4亿元兴建13座污水处理厂,其中9座已开工建设,另4座也正在洽谈中,预计13座污水处理厂2005年底可投入运营,从而结束该市没有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厂的局面。针对市区日排放污水12万吨以上而梅湖污水处理厂(国有)处理能力只有10万吨的矛盾,惠州市还拟采用TOT方式对此进行招标转让,并在此基础上再兴建一座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以满足城区的污水处理需求。(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