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南京市容局科技规划处了解到,目前南京处理粪便的方式是:初步沉淀后,粪水经过下水道排走,一般是进入污水管道,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由于南京目前雨水和污水用的是同一个下水道,一下雨粪水就跟雨水混在一起,由于受到雨水稀释,浓度达不到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要求,就只得排入河道,对南京的河水造成污染。
粪水流走以后,剩下的粪渣就由环卫工人送到储粪站。现在全市唯一的大石山储粪站,处理粪渣的方式很简单:将送来的粪便放上30天,进行降解,去掉虫卵和大肠杆菌。经过降解的粪便有两个去处,一个是农用,一个是填埋。
记者采访了原来的大厂区环卫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粪便确实很“紧俏”,但现在只有六合等比较偏远地区的农民要,农民的鱼塘还需要这些处理过的粪渣。而经过这样处理的主要是公共厕所的粪便,居民区的粪便还是顺着下水道走了。
据了解,除了1/3是农用外,事实上现在南京市产生的粪便,一半以上都是和垃圾一起送到郊区进行填埋。而这种有多少填埋多少的方式,很容易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比如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臭气污染以及蚊蝇孳生等。此外,由于粪便中生长着大量的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如果不妥善处理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