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可回收处理500方水
【本报讯】(深圳商报记者张兴衍)昨天上午,副市长吕锐锋在中银大厦调研。记者了解到,该大厦的中水设备系统在经过近半年的改造调试之后已正式启用。据了解,这是我市第一套实际投入使用的中水回收设施系统,日设计处理能力为500方。
1方中水成本仅1.23元
市水务局一项调查表明,我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曾有70多栋楼宇建设有中水回收设施系统,但因技术、设计、管理等因素影响,中水回收利用成本过高,建设单位只好放弃使用。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中银大厦中水设备系统改造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日本最新的中水回收技术,大大降低管理难度及回收成本,投资不多,收效明显。
据管理中银大厦的中海物业公司有关人员介绍,该公司改造费用仅增加了30多万元,每天仅需一个人8小时值班管理即可,而原来则需要24小时值班。该系统目前实际处理规模为每天250方,运营成本为一方中水1.23元。如达到处理规模500方之后,运营成本可降至0.7元至0.8元之间。
中水可率先用于绿化浇灌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中水利用条件已经成熟,中水与自来水性价比较合理,中水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我市自来水成本价格加上污水处理费用,大大超过2元,使用中水浇花、洗车、洗马路、冲厕等,还是比较合算的。
吕锐锋在调研时要求,我市中水回收工作可先从原先的70多栋有中水回收系统的楼宇改造开始,总结经验之后再进一步推广。同时,水务部门应与城市规划、建设等部门联合尽快制定出中水设计规范,并规定在一些较大规模的楼宇强制推行中水应用。另外,吕锐锋还要求,市城管局可以在城市绿化、浇灌中率先使用中水。
相关链接
中水:所谓中水是相对于楼宇建筑的上水(指上行的自来水)和下水(指下排的污水)而言,是指生活废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一般可作为厕所冲洗、绿地浇灌、喷泉等景观用水、环境用水、农业用水、工业冷却用水、洗车用水等。
中水的三大类型:一是污水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之后产生的中水,二是若干建筑群生活杂水集中处理回收的小区中水,三是单栋的建筑物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回收的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