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汪恕诚应邀访美并在世界银行水周活动作主旨发言

http://www.waterchina.cn 2005/3/8 水利部网站

   汪恕诚部长应邀访美,在世界银行水周活动作主旨发言,表示中国有能力解决好水问题,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图为汪恕诚在世界银行水周全体会议上作主旨发言
  应世界银行邀请,汪恕诚部长近日赴美国访问,于3月2日在世界银行举办的水周活动全体会议上作主旨发言。汪恕诚表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中国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好水问题,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汪恕诚说,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获得充足的粮食是每个人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由于一些长期困扰世界粮食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粮食供给与人口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粮食消耗量最大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不仅对粮食的需求量会相应增加,对粮食的质量、粮食获得的稳定性的要求也更高,而增加粮食产量的困难在加大,耕地资源减少的势头难以逆转,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也是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保障中国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事关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对世界粮食安全保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是中国政府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方针是,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保持粮食供求大体平衡。
  汪恕诚说,中国的气候、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了水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中国农业必须走灌溉农业的发展道路。中国粮食用水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是,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影响粮食生产;工业和城市用水需求增加,加重了粮食生产用水的短缺程度;农业灌排基础设施不完善,用水管理粗放,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不高,浪费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影响粮食的可持续生产。
  汪恕诚强调,粮食生产用水问题历来得到中国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几千年治水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尤其是近年来,应对日益严峻的粮食安全形势和水资源挑战,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我们逐步形成并完善了解决中国粮食安全用水的思路和措施。一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对水问题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在治水中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在防止水对人的侵害的同时,特别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侵害。在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通过制定规划,统筹解决各种水问题,统筹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等各种用水需求,优化配置水资源。二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制度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人口还要增加,粮食需求还要增长。我们的目标是,农业用水总量不再增加,保障粮食安全用水需求主要通过农业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来实现。三是要根据水资源条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按照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的水资源状况科学规划经济社会的发展布局,在水资源充裕地区和紧缺地区打造不同的经济结构,量水而行,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以水定发展,推进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是加强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发挥灌区在粮食生产中的主体作用。解决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必须适当修建必要的调控工程,增加水资源的供给。提高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必须进行灌区建设和改造,提高和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对已建灌区,要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灌区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推行以用水户参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结合重点水利枢纽建设,合理建设新灌区,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在不具备正常灌溉条件的地区,采取多种方式集蓄雨水,合理利用当地各种分散水源,提高抵御干旱灾害的能力。五是以解决水问题为先导,将水利发展与粮食生产、消除贫困、生态保护等紧密结合起来。重视生态与水的密切关系,对生态问题严重的河流流域,采取节水、防污、调水等措施予以修复,保护湿地,保护地下水。对于水土流失等生态脆弱地区,注重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同时,采取修建淤地坝,搞好牧区水利建设,积极发展小水电等措施,解决好生态修复区人口的粮食问题、经济发展和脱贫等问题。为实施自然修复创造条件。
  汪恕诚说,经过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粮食人均占有量、每人每天的热能和蛋白质摄取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了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以占世界6%的可更新水资源量、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人口的奇迹。最近二十年,我们解决了2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些成就的取得,水利功不可没。一是全国已形成了5800亿立方米的年供水能力,农田灌溉面积达到5600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100万公顷。虽然中国人均耕地是世界人均的30%,但人均灌溉面积与世界人均水平基本持平。中国占全国耕地面积45%的灌溉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量75%的粮食和90%的经济作物。灌区已经成为中国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和粮食安全的主要保障。二是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不断提高。通过采取各种措施,近十年来,全国灌溉水利用率提高了10%左右,形成了300多亿立方米的年节水能力。由于提高了灌溉保证率,促进了现代优质高效农业、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农业产出不断提高,新增了300多亿公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用水效率的提高,使得中国农业用水总量在近二十年来基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三是生态和环境问题已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修复生态,保护环境,已经初见成效。这增强了我们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与环境改善双赢的信心,也进一步夯实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四是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各自作用,制度建设得到了加强。建立了较完善的水法规体系,规范各项水事活动。依靠科技进步,重视水利信息化建设,重视公众参与,重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作用,不断提高水利建设水平和水资源管理水平。
  汪恕诚强调,到2020年中国人口增加到14.5亿左右,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两番,水、土地、能源等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中国在解决水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方面面临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困难还很多。要切实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欢迎世界银行、其它国际组织和国家在灌区改造、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水土保持和防洪等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
  在美访问期间,汪恕诚会见了世界银行、美国陆军部、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的高级官员,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和进一步加强今后的合作交流进行了坦诚的会谈。汪恕诚一行还考察了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的湿地生态保护工程。
  (水利部网站)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没有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