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水利专家齐聚盐城,为江苏农村水利发展出谋划策。此次研讨会由江苏省水利学会主持召开,旨在研究“两工”取消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情况下,农村水利未来的工作思路、投入机制、组织形式等。专家们就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搞好农村水利建设,保障农村人民群众生命生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全面、协调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近年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农村水利建设持续发展。在江苏省水利厅具体指导下,各地广泛开展了以农村河道清淤、大中型灌区改造、山丘区水源工程、圩区治理四项工程为龙头的农村水利建设,成绩显著,受到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但同时,农村水利建设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形势。农村水利工程标准较低,工程老化现象严重,山丘区饮水安全、水土保持等问题日益突出,另外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和国家取消“两工”,农村水利的投入方式和渠道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新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利用市场机制又很困难。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解决目前农村水利建设出现的新问题。专家们认为,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水利的作用,农村的发展任何时候都都离不开水利的发展,水利搞好了,“三农”工作就有了基础;要强化政府行为,农村水利面广量大,一家一户很难完成,特别是实施“一事一议”政策后,需要政府加强引导;要加大对农村水利的扶持力度,在取消“两工”后,要努力增加农村水利的财政资金投入;要高标准的制订规划,以保证农村水利健康有序的发展。
研讨会上,江苏省水利学会理事长戴玉凯到会并作了报告。他认为,在农村水利工作面临新的调整和形势的情况下,召开此次研讨会十分必要。会议总结了一批亮点,达成了今后农村水利发展的一些共识,对今后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重新理论的研究,特别是新形势下新的投入机制的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要加强农村水利的调研,调研是正确从事工作的基础,通过调研,才能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加大对农村水利的宣传力度,要向社会广泛宣传农村水利的重要性。
(来源:江苏水利网,作者:楼锋,200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