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消息(记者王冰):记者从天津市水利局获悉,自1983年9月11日引滦入津工程通水至今,已安全输水运行22个年头,累计向本市供水169亿立方米,从此结束了天津人民喝苦咸水的历史,从根本上扭转了天津缺水的紧张局面,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
引滦入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2年来,滔滔滦河水滋润了天津,给天津带来了发展与希望。天津GDP累计增长5.38倍,连续11年平均增长12%以上。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98家在津投资。引滦入津前,因地表水资源紧缺,只好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表大面积沉降。全市11919.7平方公里内,有7300平方公里地面下沉。引滦入津后,地面沉降得到有效控制,市区年平均沉降量已经由1985年的86毫米,减缓到2005年的25毫米。通水22年来,累计提供城市环境用水近10亿立方米,改善了园林绿地灌溉条件,全市园林绿地由引滦入津前的1053万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1593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由8%提高到2005年的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56平方米提高到2005年的8.1平方米。提高了天津人民生活质量,过去天津居民饮水取自海河,虽经净化处理,但自来水氯化物含量仍远远超过标准,遇上枯水季节,水质更坏,氯化物含量高达每升1500毫克,相当于在每立方米水中加了1500克盐。引滦入津后,居民饮用水水质明显改善,在全国水质监测抽查中,天津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成为全国饮用水质良好城市之一。
为高标准管理维护好引滦入津工程,从1983年至2002年,累计投资4亿多元,先后组织实施了明渠护砌、黎河整治、隧洞补强加固、三大泵站机电设施更新改造、暗渠检修加固等数百项维修配套工程,使引滦入津工程不断得以完善。从2002年起,启动了总投资23.994亿元的引滦入津水源保护工程,截至目前,目前全长34.14公里的新建暗渠工程全部完工,明渠27.63公里护坡、61.89公里护底、95.26公里封闭隔离网带架设提前告竣,明渠全线绿化面积达449.4万平方米,明渠两侧形成了宽35米、长64.2公里的蜿蜒的绿化带,配上坡顶笔直伸展的硬化路面,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今引滦入津工程这条关系天津发展的"生命线"焕发着勃勃生机与活力,成为本市文化生态风景一条线。
在海滦河流域近年持续干旱的情况下,今年汛期,海河流域北部地区普降中到大雨,截至9月12日,本市引滦入津工程城市供水水源地潘家口累计蓄水达14.9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多蓄水9.72亿立方米,是自2000年以来蓄水最好的一年,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了充足的水源。
(来源:北方网,记者王冰,200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