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凉水河水系第三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60万立方米的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竣工投产,这标志着凉水河水污染状况得到根本治理,并为下游的通州区、大兴区提供大量的再生水水源,为改善南城城市面貌创造了有利条件。
凉水河是北京城区南部的主要排水河道,全长50公里,总流域面积624平方公里,服务人口250万,有丰草河、马草河、旱河、小龙河、新开渠、水衙沟等支流。治理前流域内的生活用水、工业废水经污水管道全部排入凉水河及其支流,致使凉水河污染严重,曾经是名符其实的臭水河,严重制约了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凉水河水系的污染状况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于2000年起展开了综合治理工作。北京排水集团通过政府投资、世界银行贷款和企业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在2003年至2004年先后在凉水河上游建成了吴家村、卢沟桥两座污水处理厂,铺设170公里的污水配套管线,截流排污口近200个,使排入凉水河的污水全部通过管线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是凉水河流域一座大型污水处理设施,服务范围北起长河,南至南五环公路,西起八大处,东到京津唐高速路,规划流域面积223.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192.5万,是仅次于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北京市第二大污水处理厂,2003年开工建设。该厂投入运行意味着北京市最后一座大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城区污水处理格局已经形成,市区污水处理能力从1990年的每天4万立方米提高到2005年的每日25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70%,并为实现2008年北京城区污水处理率90%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它的建成运行将全面改善南城地区的水环境和市民居住环境质量,带动南城地区的经济发展,充分体现了首都北京全力建设宜居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持续努力。
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是北京排水集团“十五”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该集团认真落实首都水污染治理规划的主要成果。“十一•五”期间,北京排水集团还将融资近70亿元新建、改造污水管网900公里,建设每日供水32万立方米的再生水回用设施和600公里再生水回用管线,以及建设3座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并将全力确保奥运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安全,全方位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为首都水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