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都全市居民用水量达到了103万吨。据了解,成都市自来水公司日供水能力达138万吨,供水能力完全能保证市民用水。
自来水公司生产营运部副主任左晨告诉记者,大量自来水主要依托成都市自来水二厂、五厂和六厂(上图)及六厂B水厂。这些主要供给市民生活的自来水,水源取自于岷江水系都江堰下游河流的地表水。产量最大的是水六厂,主要取水点集中在柏条河和徐堰河,而水四厂、水五厂的取水点在沙河。原水水质全年多数时间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据自来水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在几个自来水水厂和取水处,共安装了120多只“电子眼”,其中主要包括取水点、水厂重要部位和围墙处,保障取水处的安全和生产环节的安全。在每个水厂都安装了摄像头,可对水源500米以内的范围进行有效监视。为了监测水源的毒性,市自来水总公司对原有生物监测池进行了改建,同时增加了实时监视设备,监测池中的鱼、虾等水生生物。从目前监测的情况显示,原水水质处于优良和稳定时期。
修建关口水库保障成都用水安全
一江污染四城曾经断水
华西都市报(以下简称“华西”):从您专业的角度,您觉得哈尔滨这次出现水污染停水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彭述明(以下简称“彭”):主要是哈尔滨市的整个供水水源非常单一。由于哈尔滨市主要是通过松花江来取水,因此化工厂出现事故后,松花江的污染对整个哈尔滨市的饮水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华西:结合四川及成都的情况,您认为我们应如何看待哈尔滨停水事件?
彭:我认为这是个大事。人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历来是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的事情。省会城市成都和不少的地级市的饮水安全体系的完善和维护,都应该以此为鉴。
华西:在您的工作经历当中遇到过这样的事件吗?
彭:在省会城市没有,但在我们四川,出现过沱江污染,造成了内江、资阳、资中、简阳四城停水,当时的供水也是通过消防车来进行临时供水的。
三条措施保障供水安全
华西:成都市的供水格局相对哈尔滨是怎样的一个状况?会出现类似的危险吗?
彭:成都市的供水基本上是安全的。这里有几个措施:一、成都市是都江堰管区的水源供水区,因此是从岷江引水,水量是可以保证的;二、为确保成都市的引水安全,水厂以上水源地基本没有化工厂。另外,都江堰供成都的水是多条河道,如果一条河道出现了污染,将启动另外的河道来供给水源;三、为了确保供水安全,我们在都江堰管理局加强了对水量水质的全天候的监控,因此成都市的引水安全是有保障的。另备水源确保万无一失
华西:除了化工污染,成都市的用水会不会因为其他的自然灾害而导致污染?
彭:都江堰作为唯一的水源,应该说几千年来没有出现过大的问题,但不排除由特大的自然灾害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水源被污染问题。
介于这种情况,成都市应尽快上马关口水库,作为应急水源来补充成都市的饮水。
华西:能不能把关口水库的情况给我们的市民大概介绍一下?
彭:关口水库拟建在沱江流域支流的中上游,水库的总水量大概是一亿多方,它的年调节量是3亿方水,修建后将有效改善沱江流域的防洪安全。如果出现了类似哈尔滨这样的事件,在都江堰的水量和水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可以在短时期内保证我们市民饮上保质的干净水。
成都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在哈尔滨水质受到污染全城断水之际,昨日,记者从成都市规划局获悉,成都市总体规划中早已充分考虑了水源保护的问题,《总规》在城市功能布局上,充分考虑了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对上风上水区域提出了保护要求,《总规》明确提出居于水源上游的温江、郫县、都江堰生态示范区是一块不可污染的地方,是成都重要的生命安全保障和生态涵养屏障。昨日,成都市城乡规划监督检查工作小组在对都江堰、郫县进行规划大检查时,也对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提出了具体意见。
据郫县政府有关人士昨日介绍,作为成都市重要的饮用水取水口(主要是自来水六厂),他们已对县域内的各类总规和控规都严格要求按照统一的环评作出水源保护带控制,将全县的污水处理作统一规划,并全部纳入城市污水管网处理。由于高新区西区(犀浦区域)一些道路设施未进入污水管网项目,导致曾出现遇雨受灾情况,目前郫县已协助成都市相关部门,进行集中整治,将其统一纳入城市管网。
与此同时,都江堰政府表示,他们将水源区保护作为重要原则体现到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中。同时,严格控制涉及相关水源区建设项目,避免污水进入水源河道,保证下游水源及水厂安全。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作者:彭永生、封艾宁、简文敏、陈瑶、何晓东、郭强,200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