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南水北调治污首次写入“十一五”规划建议

http://www.waterchina.cn 2005/11/29 半月谈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建议的第六章第19条明确要求:"加大´三河三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
  温家宝总理一直强调,必须加强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水污染防治力度,努力把工程沿线打造成"清水走廊"、"绿色走廊"。由半月谈记者蔡玉高、傅丕毅、叶含勇等合作采写的《南水北调污染防治最新调查》一组专题报道,在2005年第8期《半月谈内部版》刊发并经新华网首家转发后,共有230多家媒体转载,南水北调水污染防治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国务院领导作出批示,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派出几路调查组进行治污检查,国家环保总局对此也密切关注。
  2005年10月29日至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来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江都水利枢纽,开始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建设情况进行为期3天的重点视察。考察期间,曾培炎副总理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成功的关键是治理污染,要严格遵循"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把节水、治污、生态环境保护与调水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东线一期工程早日达到输水目标创造条件。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最近提出,要根据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精神,对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提出对策建议,防止若干年后出现危及民族生存的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他认为,这些年,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太湖、巢湖流域污染现象严重。在西部大开发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加工企业,正在向中西部一些省份转移,欠发达省区有可能重走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果这个发展思路不变,很有可能造成引水工程的全线污染,届时就会形成从南到北的"污水大搬家"。
  半月谈这组调研稿件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呼吁,在"十一五"规划建议第六章第20条中也得到了有力回应:"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半月谈 记者:叶含勇)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没有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