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11月30日电 在经过近3年的测算和论证后,黑龙江省决定从2006年1月1日起,调整引嫩工程和大庆地区防洪工程的非农业供排水价格,并首次在黑龙江省引入“两部制”水价机制。近日,省物价局和省水利厅联合召开了全省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排水价格改革与调整通报会。
在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中,长期以来由于价格杠杆不能发挥作用,直接造成了节水观念的淡漠,工业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和农业用水浪费现象普遍。而过量抽取地下水,还造成很多城镇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形成引发地质灾难的诱因。此外,低水价还造成了供水单位的财政困难。目前全省绝大多数供水单位存在工程老化失修、渠系管网破损严重,靠公共财政的补贴和大量举债勉强度日。
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黑龙江省物价、水利部门从全省降雨量和地表水径流量最少、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大庆地区入手,在充分听取供需双方意见和要求的前提下,在全省率先调整引嫩工程和大庆地区防洪工程的非农业供排水价格,并首次在我省引入“两部制”水价机制。据省水利厅有关专家介绍,“两部制”水价机制指的是用水单位今后缴纳水费时将包括两个部分,即基本水价加上计量水价。也就是说,只要供水部门给用水单位供水了,用水者就必须缴纳基本水价,此外,再根据用水量缴纳计量水价。实行“两部制”后,用水单位有了初始水权,用水权益得到了保障,而计量水价的实施对用水者的用水量也起到了约束作用。在两部制水价的条件下,用水单位节水后还可以有偿转让水权。随着价格机制的引入,其今后对水资源的杠杆作用已经开始显现。日前,中国石化总公司已经决定,将依托哈大齐工业走廊,再上一个60万吨的乙烯项目,但对大庆石化分公司提出的要求是:要在用水量不增加的前提下进行。
(刘郁 冯建维 贾红路 东北网-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