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年起,山东黄河供水将全面实行“两水分供、区别收费”制。这一制度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有限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率,并可有力缓解引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状况。
由于淡水资源日益紧缺,山东沿黄地区越来越离不开黄河水。目前全省黄河已拥有68座引黄闸,不仅保证本省沿黄广大地区的各业用水,而且承担着引黄济津、引黄济青等供水任务。“十五”期间,不包括引黄济津在内,全省年均引黄河水48亿立方米,占该省年淡水资源消耗总量的1/4强。为探索引黄供水的新路子和有效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率,山东黄河河务局优化农业与非农业用水供应结构,合理配置有限的黄河水资源,于今年7月和9月率先在东营和滨州两市启动了“两水分供、区别计费”试点工作。所谓“两水分供、区别计费”,就是农业和非农业用水分开供水、单独按量计费。计费标准为:4至6月份,非农业用水每立方米按0.069元收取水费,农业用水按每立方米0.012元收取水费;其它月份,非农业用水按每立方米0.062收取水费,农业用水按每立方米0.010元收取水费。而且农业供水期间原则上不安排非农业性供水,非农业供水尽量避开春灌、秋种等农业用水高峰期,一般在黄河大水或水质较好的冬季进行引水。引黄“两水分供、区别计费”的正式实行,是对引黄供水体制的有益探索,必将有力促进节约型社会的更快建立。
(滨州黄河河务局 牛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