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水,天津人的心情是复杂的。
在渤海之滨,史称“九河下梢”的天津,却被缺水难题长期困扰。上世纪80年代“引滦入津”工程的开通,终于结束了天津人“自来水可以腌咸菜”的吃水怪现象。然而,“引滦入津”并不能一劳永逸。
多年平均降雨量575毫米,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16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5,加上入境和“引滦入津”外调水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70立方米,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占有量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天津仍属重度缺水地区。
一方面是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以工业著称的北方经济大市,对水的需求巨大。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天津人走上了一条艰辛的节水之路。
近年来,天津明确了建设城乡供水、防洪排涝、节约用水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四大体系的治水思路,初步形成了“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总量控制、法制保障、科技支撑”的长效节水机制。全市工业总产值连续11年高速增长,用水量得到有效控制。
今年初,天津市被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命名为“节水型城市”,同时被水利部列为“南水北调中东线受水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主要节水指标均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86%,计划用水考核率达到95%,节水器具普及率为55%,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4%。
工业节水
中国石化集团天津石油化工公司是天津的用水大户,年用水量2800万立方米。近年来,天津石化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采用节水工艺,近三年每年节水200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以上,循环水系统平均浓缩倍数达到4.5,节水效果显著。
天津钢管公司采用节水生产工艺,生产能力翻了一番,用水量却降低了一半。公司万元产值取水量5.7立方米,吨钢耗新水量2.97立方米,水的重复利用率97.2%。在全国特钢系统中创造了“水重复利用率最高,万元产值取水量最低,吨钢耗新水最少”三项第一。
农业节水
天津市通过推广防渗、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使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90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4%。比土渠灌溉年节水7亿多立方米,年增加农业生产能力折合粮食13.8万吨,直接增加经济效益2.77亿元。
天津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于1999年建立,占地660亩。园区各种类型温室5.1万平方米。采用先进实用的滴灌技术后,每次每亩用水量从畦灌的40吨—50吨减少到每次每亩只用水10吨。
宁河县东淮沽村安装机井磁卡自动收费装置,对井灌区耕地采用缴费充值、插卡灌溉的收费灌溉管理模式,灌溉周期短、用水少、成本低,农户节水意识明显增强。灌溉费用由亩均22元/次降低到11元/次,每亩每年可节省浇地费用100元左右。
城市节水
天津市通过建设引滦输水暗渠、改造供水管网、控制特殊行业用水、推广节水器具和提高水价等措施,实现了节约用水。城市供水由1999年的每日220万立方米下降至目前的每日160万立方米。
今年8月,天津引滦输水暗渠建成通水。通过明渠改暗渠输水,节约土地万余亩,年减少滦河水渗漏2600万立方米,节电776万千瓦时。
天津自来水集团公司努力减少管网的跑、冒、滴、漏,大力节约水资源。近三年来对170万具水表和引入管进行更新,改造旧管网700公里,解决了住宅水表品质低劣、计量不准和管网跑冒滴漏现象。
加强各行业用水管理。洗浴业采用节水型器具,用水量下降了30%以上;实行再生水洗车;规定纯净水制造业尾水必须回收利用;下调游泳场馆计划用水指标40%;园林绿化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建筑施工用水指标由每平方米建筑面积0.8立方米下调为0.5立方米。
“节水器具进万家"活动成效显著。新建居民生活小区全部使用节水器具,推广各类节水器具、设备约30万套,按每套节水器具年节水17立方米,4年累计节约用水约1600万立方米。
开发非常规水资源
针对城市污水,天津市提出了“城市污水资源化,再生水利用产业化"的目标。
天津市2004年污水总处理能力达到157.3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75%,年再生水回用量6000万吨。建设广域性和区域性相结合的再生水供水管网系统,铺设再生水回用干管87.4公里。
天津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国家污水回用试点工程——纪庄子污水回用工程。再生水能力5万吨/日,铺设再生水供水管道42公里,供水服务面积24.5平方公里。
守在渤海之滨的天津,把目光紧紧盯住了茫茫大海,扩大海水直接利用规模,发展海水淡化产业。
天津集中了全国一流的海水淡化、综合利用科研机构和技术成果,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年直接利用海水量约17亿立方米,替代淡水4000多万立方米。天津将依托先进技术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加快大港10万吨及其他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到2010年形成日产50万吨淡水的规模,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水淡化基地。
如今,海水淡化产业成绩斐然:
天津碱厂每小时处理2500吨海水循环冷却示范工程,年节约淡水可达56万吨,成为国内第一个海水直接应用循环冷却的工业化装置。
大港电厂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年直接利用海水14亿立方米。并配套建有两套日处理能力3000吨的海水淡化设施,日淡化海水能力6000吨,每年可淡化海水约200万吨。
新加坡凯发集团投资9000万美元的海水淡化项目已于今年10月份开工建设,一期工程10万吨,2008年全部建成,可日产淡水15万吨。
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海水淡化综合示范工程,天津开发区新水源公司2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已列入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目前正在实施。文/本报记者 康华
小资料
天津市建设节约型社会2004年数据:
万元GDP能耗1.35吨标煤,低于全国1.58吨的平均水平。
工业万元产值能耗0.41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
工业万元产值取新水7.3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4个百分点。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1个百分点。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