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海南将新建22家污水处理厂,逐步实现主要开发区、市府、县城和主要河流沿岸重点城镇均有污水处理设施。到2010年,污水治理率将达60%以上。这是省水务局局长王扬俊今天告诉记者的。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海口将加大治污、排水管网和截污建设,使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尽快达到设计处理能力,2010年以前完成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改造及扩建,以满足今后的环保要求;扩建10万吨/日的处理规模,实现中心区40万吨/日的处理规模。2010年以前建成琼山区及服务西海岸的长流新区污水处理厂,规模均为10万吨/日。届时海口的污水处理率有望达到90%。
三亚将加快主城区内各组团的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尽量发挥现有污水处理厂的作用和能力,使其达到设计规模。加快建设亚龙湾,南山,海棠湾,崖城镇等旅游景点的污水处理建设。
中等城市及以下城镇,包括其他县市驻地和主要河流沿岸重点城镇,都将建污水处理设施。首先在“十一五”期间的头两年,进行大量的管网配套建设,使污水处理管网初步形成规模,“十一五”中间两年,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网进一步配套,最后一年完善整体系统,并实现正常运行。
为此,海南将在“十一五”期间投入资金约30亿元,建议采取财政投入、市场补偿、有偿使用、合理计价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一是地方自筹,二是国家贷款或专项,三是利用国外银行贷款,四是利用BOT方式。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城市污水管网的投资仍主要由政府承担,但运营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对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投资和运营主体。
(来源: 海南日报/单憬岗、廖军200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