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投资再创新高
“十五”期间,本市用于道路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年均26.8%的速度增长,累计达1379.5亿元,比“九五”期间多出1倍。其中:用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的投资达618.9亿元,用于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的投资达166亿元,用于煤气生产和供应的投资达19.4亿元,用于自来水生产和供应的投资达31.7亿元,用于公共服务业的投资达546亿元。滨海新区累计完成投资563.9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7倍,占全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40.9%,比“九五”时期提高9.3个百分点。2005年,本市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0.4%,比2000年提高6.5个百分点。
公用事业阔步前进
自来水供应方面,“十五”期间,续建并完成杨柳青、东丽湖、静海等自来水管线工程,更新自来水管网,改造芥园水厂,建设新开河水厂污泥处理项目,2005年底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339万立方米/日,人均生活用水量126升/日。城市供水范围进一步扩大,已经覆盖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静海、津南、西青、东丽湖等地区,全市排水管道总长度2005年底达到9670.7公里;建设东郊、咸阳路、北仓中水利用工程,续建纪庄子、咸阳路和北仓3个污水处理厂,到2005年底污水处理厂达到14座,比2000年增加11座,全市污水处理能力2005年底达到176.2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达到61.5%;建成了本市第一座再生水厂-日产5万吨的纪庄子再生水厂,铺设再生水管网326.5公里。环境卫生方面,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零的突破,建成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建成双口、大韩庄、蓟县3座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双港垃圾焚烧厂,建设青光垃圾综合处理厂,新建潘楼和徐庄子2座大型垃圾中转站,2005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1.3%。
(来源:北方网,作者:记者刘雁军,2006-02-09)(晓红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