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广州大学城节能“四大宝” 建筑节能一水多用 (图)

http://www.waterchina.cn 2006/3/30 人民网

  (水业中国3月29日讯)未来节能主体将是整个城市
  广州大学城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10大校区,24万学生,城市、校际、学校资源充分共享,统一规划,集中设计,无疑是对城市基础建设和能源节约的一次大考。据广州市建委节能办邢华伟介绍,广州大学城多项节能措施,将作为今后南沙等新城区建设的样板。
  建筑节能
  建筑能耗占城市能耗30%。邢华伟介绍,大学城设计之初就非常注意使用自然风能,提高能源使用率。其中所有门窗、走廊设计尽量自然通风,部分东西向建筑采用外遮阳措施﹔屋面设计中全部采用多孔空心砖、加气混凝土作为隔热保温材料,减少隔热效果差的玻璃幕墙建筑,建筑围护结构采用各种新型墙体材料共970626立方米。据测算,10个校区,510万平方米建筑主体节能率约65%,其中自然通风节能约25%,围护结构隔热和遮阳节能约15%,室外环境节能约5%,建筑设备合理设计节能约20%。
  分布式能源系统
  分布式能源系统在国际上广泛应用,节能原理是按各阶段能源参数(温度、压力)梯级利用能源,因为不同能量的能源用处不同,分级使用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大学城内分布式能源系统又称“冷热电三联供”,如此大规模应用在国内尚属首例,整个系统由分布式能源站、区域供冷系统和集中生活热水系统组成。分布式能源站以澳洲清洁能源液化天燃气为燃料,燃烧获得燃气、蒸汽,300℃高温、几十公斤压力的燃气先用来发电,余热温度低于100℃、压力减少到几公斤,此时的蒸汽部分通过集中生活热水系统向大学城城区供应生活热水。另一部分蒸汽进入区域供冷系统,这种类似家用空调的装置产生2.5℃左右的冷水,冷水通过与风扇交换热能产生冷气。
  大学城计划建设4个区域供冷站,有两个已建好投入使用。均采用冰蓄冷技术,实现削峰用电。其中原理类似水库蓄水功能,供冷站底层为冰库,用电低峰时,富裕电能用来制冰,这些冰在用电高峰时将供冷系统帮助产生冷水。据介绍,每个供冷站相当于3万台功率1匹的家用空调,但整个供冷设备集中管理,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废气零排放。广州大学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技术部工程师邱东引用了一个专业术语COP,这是用来测算单位电能制冷效果的,家用空调为3,区域供冷系统为6,效率提高一倍,比各校自建中央空调、分体空调成本节约20%。
  据统计,整个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70%以上,同时实现生活用电、空调冷冻水和生活热水的工业化生产,与传统火电厂、中央空调系统和锅炉供热系统相比,减少了设备装机容量,节约了机房用地和建筑面积,同时减少了污染排放物,降低噪声污染。
  告别“拉链”
  城市综合管沟“拉链路”,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屡见不鲜,因为地下管道维修而频繁地挖掘道路,对交通和居民工作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大学城引用国际理念,建设综合管沟,预留空间,方便维护。管沟总长17.4公里、高3米、宽7米,入口设计类似地铁口,沟内一边是冷热水管道,另一边是7层钢架,分别为市政电力、通讯、燃气预留空间,集中布置9种管线,中间留下一人半的身位。管沟设在中环绿化带下面,有效利用地下空间,降低道路和管线翻修、维修成本,保持道路完整性。
  一水多用,分质供水
  直饮水用来冲厕所,多可惜!大学城建设两套独立供水系统,分别供应不同水质自来水。高质水来自广州市南洲水厂,作为用户饮用、沐浴、洗涤等生活用水﹔大学城岛内自建杂用水厂,水源取自珠江,经常规处理作为冲厕、洗车、绿化、消防等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而杂用水水价仅为高质水的1/4。 
  在去年12月北京举行的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上,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系统流程模型引起广泛关注。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华南新闻》/记者 王俊 /责任编辑:孙磊2006-3-28)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广州开平借鸡生蛋 建成首个污水厂(2007/1/18)
 广州污水处理总量攀新高 污处总量达4.72亿吨(2006/12/30)
 广州:2010年自来水普及率逾99%(2006/12/28)
 广州污水处理量超4.72亿吨 各厂制定预警方案(2006/12/19)
 19亿方清水有望成广州新水源(2006/12/14)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