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随“2003年四川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泸州市,该市位于长江、沱江交汇处。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城市污水向长江直接排放,泸州市在1996年竣工建成日处理污水1万吨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建成了日处理污水能力5万吨的鸭儿凼污水处理厂。记者在鸭儿凼污水处理厂看到,这里规划合理,设计先进,是一个园林式的污水处理厂,正处于试运营阶段。该厂的投产,可以使泸州的城市污水处理量达到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15%到18%。然而,鸭儿凼污水处理厂的负责人却对该厂今后的正常运行表示担忧。这位负责人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这座污水处理厂投资总额790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5300万元,市财政及银行贷款2600万元。处理1吨生活污水的单位生产成本是0.4元,而如果加入人工、折旧等,每吨水总成本达0.9元。然而,现在收取的污水处理费是每吨0.2元。也就是说,要维持这座污水处理厂长期正常运营,处理每吨污水,政府要补贴0.7元。光运营费,一年就要上亿。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就连政府收的每吨0.2元的污水处理费都没有全部用在这个污水处理厂上。拖欠严重,本来现在应该到位1200万的,但现在才给了70万。估计等调试期一过,就得停了。
有知情者说,连1996年建成的日处理污水1万吨污水处理厂也成了“开关厂”。有检查的时候就开动运行,平时城市污水就不经过处理排入长江。据了解,根据国务院制订的《长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四川有47个污水处理厂列入规划。为了确保三峡库区的水质,国家用西部债券在四川投入了98亿元,全省各大城市都要建设垃圾和污水处理厂。但国家只对项目建设进行投入,运营费用由各地解决。
现在问题就出在收取的处理费与运营费用有差别。四川经济还不发达,处理费收高了,市民不能接受。有专家称,四川近几年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很多处于闲置状态,根本原因就是运营费用不足。像东部有些城市收取的污水处理费达到1.2元/吨,这样才能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泸州市政府称,他们还将投资3.22亿,在所辖区县新建污水处理厂5个,投资2900万的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的垃圾处理场正在建设。他们表示,会尽快出台提高污水处理费的政策,尽力让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正常运行。
但愿这些投资巨大的污水处理厂,别成为应付检查的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