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重庆康达介入 “三管齐下”整治焦作污水厂残局(图)

http://www.waterchina.cn 2006/4/6 大河报

   (水业中国4月6日讯)重庆康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重庆康达)与焦作有关部门签署了特许经营焦作市污水处理厂的框架协议,采用TOT(转让——经营——转让)方式经营现有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方式建设经营二期污水处理项目,采用BT(建设——转让)方式建设污水配套管网项目,这是陷入资金困局的焦作市污水处理厂二度招商出让。
  2006年3月21日上午,焦作市污水处理厂厂区静悄悄的,只有几个人在检查污水处理设备。
  该厂办公室主任于小岩和往常一样走进办公室,换上工作服,接电话、写材料,忙个不停。“政府已经决定把我们厂转让给重庆一家公司经营,我们厂正忙着改制。”于小岩说。
  3月21日,记者赶到焦作市凯莱大酒店,见到了重庆康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隽贤与焦作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秦经理。两人向记者证实,继去年年底签订框架协议后,当天他们又签署了《河南省焦作市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
  “重庆康达已交了300万元定金,今年上半年焦作市污水处理厂的一期工程将移交给他们,二期工程将于今年8月开工。”焦作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秦经理说。
  外来投资者采取TOT和BOT模式接手河南的污水处理项目焦作并非首例,但这则报道还是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一是河南省立项较早的焦作市污水处理厂因建成后不久就停工“晒太阳”,各个科室分片养鱼种菜,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点名批评。二是2003年焦作市污水处理厂曾许嫁新加坡清水环保公司(原新加坡RB环保公司),与其签订市污水处理项目的特许经营协议,特许经营年限为30年,本报曾以《焦作公用事业“元年”之变》为题予以报道。从“晒太阳”的污水处理厂到两度招商出让,等待着焦作市污水处理厂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命运?
  污水厂“溢价出让”
  据本报《焦作公用事业“元年”之变》中报道,2003年3月,焦作市政府与新加坡清水环保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该公司在焦作市注册设立独资企业,一次性投资4.96亿元,整体收购已建成一期工程的焦作市污水处理厂,并全额投资建设二期工程和相关管网配套工程。项目建成投产由外方经营30年后,整体移交中方。
  新加坡清水环保公司为何中途退出?
  秦经理介绍,新加坡清水环保公司缴纳了1000万元定金,但该公司在规定时间内未能支付收购价款,造成违约。焦作市政府经过开会研究,特延长了9个月的期限,但对方到期仍未能交款。2004年11月,这场被众人看好的“婚姻”就此曲终人散,而原定于2006年底建成的二期工程也被迫延期。之后,焦作市建委一直在积极地寻找继任人选。
  新加坡清水环保公司走了,重庆康达来了。
  根据签署的特许经营框架协议,重庆康达出资分三块:出资1.2亿元,收购焦作市污水处理厂一期日处理10万吨污水的项目,特许经营期限为26年,全员接收67名员工;出资1.9亿元,投资二期日处理15万吨污水的项目,特许经营期限26年(不含建设期);出资3000万元,建设污水配套管网项目。
  对于重庆康达总出资额小于新加坡清水环保公司的原因,秦经理是如此解释的:“2003年签合同时,新加坡出资购买一期项目约定是1.09亿元人民币,在随后的几年间,焦作市政府追加了几百万元技改资金,另外还出资建设了污水配套管网。因此,重庆康达出的收购资金高于新加坡公司,管网投入资金则低于新加坡公司。”
  焦作市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焦作市污水处理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显示,焦作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占地149.11亩,总投资10586万元人民币,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1300万元,地方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3400万元,法国政府混合贷款2490万法郎(当时折合人民币4130万元),焦作市自筹资金1756万元。截至2005年3月31日评估资产总计9192.87万元(不含土地使用权),负债总计6431.42万元,净资产2761.45万元。

  “1.2亿元的出让价属于溢价出让,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金研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刘世安说。
  三管齐下破解资金困局
  2001年6月建成、10月停运,焦作市污水处理厂一直到2003年2月才恢复运行。停运期间,员工们每个科室种一片菜地,还养了4000多尾鱼。
  是什么原因使一家投资上亿元的污水处理厂落到养鱼种菜的田地?
  据原来的焦作市污水处理厂厂长赵天松透露,一是欠债,拖欠10余家施工单位1000多万元工程款,要债者堵门。二是厂子“吃不饱”,设计规模日处理污水10万吨,因为管网不配套,每天只能收5万到6万吨的污水。三是缺运营资金,一年下来运行成本要700万元左右,因缺钱而时不时地遭遇停电停水。
  焦作市污水处理厂现任厂长王俊良认为,污水处理厂刚运行几个月就发现有设计缺陷,必须投入资金技改,而技改资金迟迟不到位,只好停机。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政策滞后,污水处理厂建成了,但属于企业还是事业身份迟迟未定,员工身份不明,工资没法发,很长一段时间只发400元的生活费。当时的排污费是每吨5分钱,根本不够运营成本,更谈不上还银行贷款,机器一响就得赔钱。
  高昂的建设资金、配套资金、运营资金都需要政府一家买单,令政府很难承受。
  据王俊良讲,媒体曝光后,焦作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了市长办公会议,先后投入500万元资金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又投入资金进行配套管网建设,使焦作市污水处理厂于2003年2月恢复运行。污水处理厂的身份也确立为企业,职工工资也得到了解决。
  尽管恢复了正常运行,但是,这种单靠政府买单、财政贴钱的方式注定不能长久,由于缺少建设资金,二期项目迟迟不能开工。
  面对资金困局,焦作市有关方面想到了招商,通过引进民营企业,改变公用事业资金缺口大、投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于是有了焦作市污水处理厂的“两次婚姻”。
  “通过TOT,政府一次性收回了污水处理厂的一期投资,通过BOT,二期项目的资金也解决了。政府从经营性的事务中退出,腾出手来进行管网维护和社会监督。”秦经理说。
  路走对了,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污水处理行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对于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是一次很好的检验。新加坡清水环保公司因为资金问题败下阵来,使本该于今年完工的污水处理二期项目被迫向后延期。重庆康达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记者在网上搜索了重庆康达的资料,重庆康达是重庆市的一家高科技环保企业,主业为环保产品开发、成套设备制造,公司注册资本8338.38万元,截至2004年4月末,评估后净资产为1.88亿元。2001年在三峡库区生态环保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中标7个污水处理厂项目,签约金额达2.5亿元。
  据重庆康达董事长赵隽贤透露,近两年该公司在江苏、山东、安徽、北京、河南等7个地方收购了11个污水、中水处理项目。焦作污水处理厂是重庆康达在河南拿下的第二个污水处理项目,第一个项目是以8800万元收购商丘的日处理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最近将办理移交手续。
  对收购资金,赵隽贤称:“污水处理项目被银行作为市政基础设施中的优先贷款项目,所以资金没问题。”
  据业内人士评价,与缺少污水处理经验的新加坡清水环保公司相比,重庆康达具有行业经验优势,但是由于近两年在全国圈地污水处理厂,套住不少资金,过于依靠贷款将给其带来很大的财务压力。
  污水处理的产业冲动
  民营企业圈地污水处理厂的背后,是数千亿元的污水处理商机。
  在“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国家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张悦说,目前污水处理率是45.6%,“十一五”期间的目标是所有城市必须超过60%,重点城市如省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环保重点城市,要求污水处理率超过70%。其间蕴含的商机大约3000亿元人民币,更换全国使用50年以上的城市管网,就需要400多亿元。
  河南省政府已经明确要求,2006年年底前,所有未开工建设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必须开工建设,这背后蕴藏着巨大商机和产业升级机会。
  重庆康达拿到焦作市污水处理厂的特许经营权后,最直接的收益是焦作市政府方面付的污水处理服务费。说到具体的服务费用,秦经理和赵隽贤皆以商业机密为由不愿多说。但赵透露,他们在全国的服务费低的为每吨污水0.7元,多的则达到每吨污水1元。如果以每吨污水0.7元服务费计算,那么每年将给重庆康达带来2520万元的收入,26年将带来6.552亿元的收入,而且是稳定的现金流。
  焦作市污水处理厂科技办主任马迎霞说,对于污水处理企业来说,技术已有了很大突破。比如,污泥简单处理过后就是高肥效、低污染的肥料,产业化前景是很好的。另外,企业已做了中水投资方案,已有电厂来谈合作,市场开发前景良好。
  根据美国环保局的估计,无论是环境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还是运营成本,民营企业都要比公共部门低10%~20%。
  赵隽贤认为,作为污水处理企业,最大的风险在于政府。因为我们是先服务后收费,质和量都符合政府的要求了,才能从政府那儿领到钱。因此,政府的诚信非常重要,赵说:“我在江苏收购了一个污水处理厂,但是政府拖了一年多没给我污水处理费。这样下去我还怎么经营?”
  另外,污水处理费的征收率也很重要。据资料显示,2005年焦作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率高达90%,而有的城市则在45%左右。“这是我选择收购焦作市污水处理厂的原因之一,收不上来费,就意味着污水处理成了无米之炊。”赵说。
  追逐利润是民营企业的目标,接手焦作市污水处理厂后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增值?赵隽贤说,一是加强管理,节约成本,原有的管理层和员工全员接收,但工资待遇将会拉开档次,业务骨干的工资要增加。二是开拓财源。在条件成熟时,计划上中水处理项目,这样或者加收服务费,或者从中水销售收入中提成。另外,在做好主业的情况下,还计划办培训中心、建絮凝剂厂,既开源又节流。
  证券人士认为,作为投资稳定、风险低的污水处理行业,已经成为民资竞相投资的热点。而民资进入,使得政府单方投资而捉襟见肘的污水处理业迎来了产业化的曙光,也将给普遍面临断粮之忧的河南污水处理厂带来发展的希望。
  “企业就是利用人力、资金等资源,使用最小的资金,赚取最大的回报。企业就是要赚钱,因此,必须控制成本。而很多污水处理厂却一味地靠政府、吃财政,不计成本,这样下去只能是损害这个产业的发展。”焦作市污水处理厂厂长王俊良说。
   (来源:河南报业网-大河报/记者李素莉文图/姜秋霞/)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重庆江津区将投2.3亿再建18座污水处理厂(2007/4/24)
 重庆8个取水点水质100%达标(2007/4/9)
 重庆主城段饮用水源4个未达国家标准(2007/3/9)
 水质保障面临困难 重庆市长下令严禁向嘉陵江排污(2007/3/1)
 重庆:长寿桃花溪环境综合整治工地战犹酣(2007/1/15)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