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上海工作站6月20日讯)每隔两三百米挖一个洞,在道路中央用顶管的新型施工方法,把管埋进去,两边的车辆照常顺畅通行。这是记者昨天在市区会展中心采访江滨东路污水管抢修工程时见到的。路面没有像过去一样“开膛破肚”,并且因为交通保持顺畅,很多市民也感觉不到发生在城市地面之下的这场“大手术”——而事实上,我市大规模的地下管网建设今年起已在悄然展开。
据浙江省温州市排污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柳瑞海介绍,由于该工程采用非开挖敞开式挤压掘进顶管的新型施工方法,工程期间该路段的交通将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年初开工的104国道污水干管工程的建设,也采用了这种新型施工方法,目前进展迅速,已完成工程量的54.4%。据悉,这一城市西片污水收集系统的控制性工程是我市今年“一网”建设重点,工程年内建成后,不仅将有效解决中国鞋都、制革基地、仰义乡、双屿镇等地的排污难问题,还将起到保护西片水资源不受污染的重要作用。
地下排污管道建设,这个市民“看不到”的市政工程,却关系到千家万户、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由于我市城市建设历史欠债多,基础条件比较差,尤其是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市区排水系统管不成网、雨污合流、污水收集输送脱节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完善“一网”建设迫在眉睫。
近半年来,随着工程在地底下的悄悄延伸,我市局部区域的市民已经感受到“一网”建设给生活带来的一些变化。
家住水心百好花园的文永胜先生说,以往雨季时,隔岸路基本上都处在被淹状态,尤其是百好花园边的那条区间道路,一下雨路面就全部被淹,住户进出动弹不得。雨水泛起淤积的污水,夹着垃圾还带来一股恶臭。现在,虽然前些日子持续梅雨,但这条区间道路的积水已不见了,住户出行畅通多了。
这一前一后的变化,就得益于隔岸路污水管网的改造完成,那一带的污水全部进入市政管网,直接送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污水直接送污水处理厂,河水干净了不说,住户也能有一个干净的居住环境。河水发臭,一到夏天,臭气更甚,蚊虫乱舞,这是市区球山花园、东宝小区住户受过的污水直排内河的苦头。以往,球山花园没有铺设地下管道,居民的生活污水就直接排向内河,小区边上的小河就成了“臭水沟”。“往年蚊子多的时候,往楼道墙上顺手一拍,就会留下一片死蚊子”,住户黄女士回忆说。现在,球山花园、东宝小区完成了地下管网改造建设,污水通过地下管网进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河水可望变得干净些了。
在“一网”建设过程中,也得到了市民的大力支持。市区西片的前陈南路路口的两户人家搬了两次家:为了铺地下排污管道,他们主动把房子腾空出来。市排污工程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把房子的原状拍摄下来后,拆了房子埋好地下管道,再照原样重新建好,让两户人家搬回。
这“一拆一建”,麻烦了“小家”,但惠及了“大家”。据悉,今年我市计划投入共5个亿的资金来进行城市污水收集、截污纳管,以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带动城市主干管网、片区管网的建设,争取在年内完成30公里。同时,启动温瑞塘河两侧截污纳管工程,结合塘河沿岸3000多个排污口的实际情况,完成15个排污口的整治,建设飞霞北路、山下河、新泽社区、站南住宅区以及龙湾、瓯海片区等区域长达18.08公里的截污纳管工程。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记者尤成勇、张佳玮,200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