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10月23日讯)昨日,我市县区11座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奠基仪式在东源县举行。市委书记陈建华在奠基仪式上指出,11座污水处理厂的动工建设,是我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各级各部门要全力以赴,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11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任务。
市长刘小华,省环保局副局长陈光荣,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黄慕昌,市委常委、秘书长赖泽华,市政协副主席钟木邦出席奠基仪式。市委常委、副市长杨耀初主持奠基仪式。
陈建华说,当前,全国全社会正认真贯彻和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市11座污水处理厂的动工建设,即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河源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政治是加快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生态优先,加快发展,注重民生,构建和谐”的工作方针,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努力的基础上,去年以来我们在坚持生态优先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其中包括:依法整顿矿山开采秩序,减少了水土流失;暂停了环湖路的建设,减少了山体破坏和对万绿湖水质的影响;整顿和减少了木材加工企业;对速生桉的种植进行了规范;进行林业体制改革,等等。陈建华指出,我市11座污水处理厂的动工建设,即是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的重要体现。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全力以赴,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提高河源节能减排的能力,推进可持续发展,为河源的子孙万代造福。
陈光荣说,近年来,河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了污染减排和东江水环境的保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保持在优良水平。今年,河源提出在全省率先采取BOT模式建设11座污水处理厂项目的构想,并率先在我省东西北地区动工建设,体现了河源市委市政府对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他指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负责,精心策划,科学管理,做好污水处理建设各项工作;要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的基础上,早开工、早建设、早投运、早受益;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严把施工关、监理关、工程质量关,确保污水处理项目工程质量。
这11座污水处理厂由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经营。该公司董事长伍亮作出承诺:将在380天内,高质量、高进度地建成11座污水处理厂;保证污水处理厂厂区建设与管网建设同步进行,以实现减排的效益;按照环保的高标准、高要求,将11座污水处理厂建设成现代化、花园式的污水处理厂。
据介绍,除我市11座污水处理厂动工建设外,全省首批16个污水处理项目近日将先后在汕头、清远、梅州动工。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精神,确保完成我省“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重大部署,省财政拨付25亿元作为补贴,由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BOT特许经营方式投资、建设和营运。
(来源:河源日报,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8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