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10月13日电 日前,来自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非州地区19个国家的42名学者,在这里参加我国政府的对外援助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国际培训班”。此次培训主要为发展中国家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旱区农业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工作者举办,为期6周,由甘肃省水利厅负责实施培训。
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而甘肃省的人均水资源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省广泛深入地开展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现已累计建成各种蓄水窖253万眼,稳定解决了252万人的饮水困难,发展集雨节灌农业457万亩,在雨水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引起国内外极大关注。新西兰雨水利用资深专家、前任国际雨水利用协会秘书长约翰·高德先生,近日在考察了甘肃天水、定西等地的雨水利用工程后认为,甘肃省的雨水利用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技术创新上,都堪称世界第一。在今年3月召开的世界水论坛上,甘肃省“雨水利用行动”荣获世界水论坛特等奖,其在利用雨水解决人畜饮水、发展农业、改善生态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在水利建设领域的一项创举。 (记者陈宗立 特约记者周文馨)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