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中国东盟关系跃升 好邻居共饮一江水

http://www.waterchina.cn 2003/10/21 8:43:00

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与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签字仪式。此举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一个加入该条约的非东南亚大国,表明了中国与东盟的政治关系大幅度提升,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张万钧 杨金高

事实上,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此之前已经开展了广泛合作。早在2000年4月,中、老、缅、泰四国就签署了澜沧江—湄公河联合通航协议。2001年11月双方领导人共同决定在未来10年内共同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就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先行试验区。纵贯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唯一一条流经六国的国际河流,被誉为“东方多瑙河”。自古以来,这条河流就是一条天然纽带、民族走廊、经济通道,把流域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连接东南亚的“黄金水道”

清晨,薄雾轻笼的澜沧江还没有从睡梦中醒过来,一声低沉悠扬的鸣笛已经划破了江面的宁静。一艘从老挝逆流而上的游轮正缓缓向中国云南景洪市雄伟的西双版纳大桥驶来,而在不远处的景洪港,停泊着的十多条游轮和货轮上已经是人来人往……这是在西双版纳澜沧江畔目睹的一幕。

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的澜沧江,沿着横断山脉奔腾南下,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出境后称湄公河,从越南的胡志明市注入南中国海,全长4880公里,这条亚洲最重要的国际河流,和许多孕育了人类文明的江河一样,成为给沿岸六国人民创造财富的水路大动脉。

为了让这条国际水道给沿岸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的利益,早在1993年2月17日至5月10日,中、老、缅、泰四国就组成了联合考察团,对澜沧江—湄公河航道进行全面考察,建议四国政府加速开发这条“黄金水道”。

2000年4月,中、老、缅、泰四国签署澜沧江—湄公河联合通航协议。2001年6月26日,澜沧江—湄公河四国国际航运正式通航仪式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港举行。

以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水道为主体的国际水路大通道,将成为中国与东南亚的陆上结合点和枢纽,也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地区,从过去的开放格局的末梢,被推向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最前沿地带。

南来北往的跨国贸易

2000年7月16日,随着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响,素有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上“水下阎王”之称的芒柳滩顷刻间“石崩礁解”,穿梭于澜沧江—湄公河上的国内外船老大说:“中国边防民兵为国际航道清除了又一道‘鬼门关’!”

中国和东盟有关国家作出开发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的决定后,云南省军区澜沧江水上民兵连承担了这条国际航道上的炸礁任务。目前,民兵连已经完成连续4次大的炸礁清礁任务,为这条国际航道的安全和顺利通航作出了很大贡献。

中、老、缅、泰四国正在对澜沧江—湄公河各自所属河道进行整治,以改善通航条件,为四国商船安全航行创造条件。现在四国有近200条船只在澜沧江—湄公河上南来北往,国际货物运输量每年达20万吨左右。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澜沧江—湄公河的货运量将达150万吨,旅客运量将达40万人次以上。

据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主任何大明博士计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开通后,大大缩短了中国西南地区通往印度洋沿岸国家的物流运输距离,中国西南地区到欧洲、非洲及东南亚地区出口物资比经过华南港口到东南亚可缩短运距3000多公里,大幅度地节省时间和降低运费。

传播友谊的“水上纽带”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居住着90多个民族,许多民族都是跨境而居,他们在民居建筑、民族风情、民族服饰、宗教习俗等许多方面都有着共同点,有着割不断的血脉关系。

由于这里毗邻世界上著名的“金三角”毒品种植区,贩毒分子利用这里邻国之间和睦相处的周边氛围,屡屡借助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水道从事毒品贩运勾当。相关国家的边防部门为了打击贩毒非法行为、确保边贸的安全和边民友谊,做了大量工作。

关累码头,位于澜沧江下游中缅界河段中方一侧,是澜沧江—湄公河航线中国船只出境前最后一个码头和国外船只入境的第一个码头,也是贩毒分子通过这条国际水道向我国贩毒的必经之地。武警云南边防总队在此专门设立了检查站,对出入境船只和人员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为打击贩毒、保护边民正常往来、促进边民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

站在澜沧江—湄公河岸边,看着两岸连绵无际的原始森林和热带雨林,看着承载不同肤色人们的跨国游轮在江面上来回穿梭,我们深深意识到,澜沧江—湄公河不仅促进了沿江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它也成了一条在沿岸各国人民和外来游客之间传播友谊的“水上纽带”。(人民日报海外版)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没有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