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黄河水利委员会介绍,黄河源头地区来水直接决定着黄河的水资源丰枯,其监测、计算、预报及分析十分重要。根据水利部安排,黄河水利委员会计划开展“黄河河源地区水文水资源测报系统建设”项目。为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研究开发高水平的水资源监测预测系统,黄河水利委员会特将项目中的“水资源监测系统”部分内容列为国际合作项目,与荷兰荷丰公司、ERS遥感咨询公司和国际基础设施、水利和环境工程学院开展合作。
2000年8月18日,在水利部的指导下,黄河水利委员会与荷兰荷丰公司的代表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随后,中荷双方对具体的合作内容、合作形式进行了反复磋商,经过大量调查、反复论证和严格审查,确定将合作项目命名为“中荷合作建立黄河流域水监测和河流预报系统项目”,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卫星数据接收系统、能量平衡监测系统、河源区水资源监测预测系统、三门峡至花园口间洪水预报系统、干旱监测和预警系统、产品发布系统等。
据论证审查,这些系统完成后,将实现黄河流域时间、空间连续的基于气象卫星的降雨、蒸发、干旱监测,河源区连续径流预报和三门峡至花园口间洪水预报,经扩展后可实现水体、荒漠化、森林、植被、土壤含水量等方面的空间监测。
2003年10月9日,财政部批准将黄河水利委员“中荷合作——建立基于卫星的黄河流域水监测和河流预报系统”项目列入中荷财政合作计划,使用荷兰政府赠款205万欧元。该项目总投资585万欧元,其中中方配套人民币3559万元(折合380万欧元)。早在今年4月份,该项目已获得荷兰政府批准。
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黄自强在项目启动仪式上说,建立水监测和预报系统,对黄河流域防洪和水量总调度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