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12月18日讯)一个节能项目能获得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贷款,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备受关注的今天,“碳金融”正在创造出“绿色信贷”新机遇。目前,兴业银行苏州支行就以能源效率项目贷款的新方式密切关注着两大节能减排项目,计划提供超过5000万元的专项贷款。“如果顺利完成,这会是江苏省苏州继沙钢项目后,第二、第三笔能源效率项目贷款。 ”该行业务管理部总经理助理王红梅透露。
连日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把各国间的低碳博弈推上前台。在产业层面外,节能减排、低碳概念也已进入金融领域,并以“绿色信贷”等市场经济手段对高耗能产业调整等发挥着积极作用,不少金融机构抓住机遇,推出绿色金融服务,增加对节能环保产业的信贷投放。随着全球“碳减排”需求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碳金融”也将逐渐成为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
2008年10月,兴业银行承诺采纳注重贷款项目环境风险和环保价值的“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该行2006年就与国际金融公司签订首次合作协议,率先在国内推出能源效率项目贷款。
王红梅告诉记者,就在苏州支行开业两个多月后,苏州地区就发放了首笔2.8亿元能源效率项目贷款给沙钢集团,用于该集团7号和8号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的建设,贷款规模在当时全国已发放的能源效率项目贷款中位居第二。仅7号项目就可利用高炉煤气9.88亿立方米、焦炉煤气1275万立方米,年供电3.45亿度,年综合节能13.54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21万吨。“我们现在正在跟进的项目有两个,都是苏州本地的中小企业。 ”王红梅透露,目前,苏州有一个污水处理项目和一个污泥发电项目进入了技术认定阶段,只要在上报国际金融公司、获得合格认定后,就有望通过总行的授信审批,两个项目的授信总额超过5000万元。
(来源:苏州日报,作者:杨帆,上海供排水项目网helen编辑,2009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