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方面获得消息:“中国水务论坛2003”组委会初步作出决定,“中国水务论坛2004”将在明年适当时候在北京举行。这是为满足“中国水务论坛2003”与会代表们建议的《中国水务论坛》应作为重要年会来举办,且明年年会应移师北京,以进一步扩大“中国水务论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以及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杨成绪大使建议的《中国水务论坛》应成为一个有关中国水务业的机制性的国际会议,并且作为年会每年举行一次等要求而作出的决定。
2003年9月25日,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发起,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上海华夏文化经济促进会和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联合主办,国家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以及国际水协会大力支持的《中国水务论坛2003》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法国、英国、德国、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在内的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0名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官员、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国际水务机构负责人、大型水务公司、投资公司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经济界和企业界代表出席了论坛盛会。
上海华夏文化经济促进会会长朱达人主持大会开幕仪式,并受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委托,向大会致贺辞。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毛如柏、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国际水协会主席麦克尔.罗斯(Michael Rouse)、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杨成绪、德国柏林水务集团首席执行官恩斯特(Dieter Ernst)以及英国泰晤士水务集团业务发展部总监安德臣(Carey Anderson)等分别向大会致辞。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叶如棠、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晓明、原中国武警司令巴忠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廖明、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副会长过家鼎以及上海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主任关壮民等也出席了开幕仪式。
大会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为“发展中的中国水务产业”、“水务巨头的中国市场战略”、“创建适合中国水务市场的投融资体制”和“为中国水务产业提供一流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张悦、河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垂勇、国际水协会主席麦克尔.罗斯(Michael Rouse)、上海市水务局局长张嘉毅、英国泰晤士水务集团业务发展部总监安德臣(Carey Anderson)、深圳水务集团董事长梁相钦、美国西图水务集团中国区总裁宋韬(Nicholas Sonntag)、德国柏林水务集团首席执行官恩斯特(Dieter Ernst)、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城市发展部高级市政工程师金宇博(Hubert Jenny)、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德标、澳大利亚汇津中国有限公司业务发展总经理邓晚成(Eric Tang)、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郭仕达(Steve Clark)以及威立雅水务集团美国美净公司亚太区业务拓展副总裁罗伯特.威尔(Robert Wale)、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何思砥(Stephen Harder)、SNF公司全球产品健康与安全专家马诺尼(Dennis Marroni)、西门子集团国际业务销售总监克里斯汀.兹玛(Christian Ziemer)和泓源水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超分别就上述话题做了主题发言,共提交论文17篇。发言人还和与会代表在会上会下进行了亲切的对话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是中国入世以来在水务产业内层次最高、影响深远的一次国际性会议。
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推进中国水务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包括中国水务产业的改革与开放、城市水务管理体制、水价、水环境保护、水务企业的管理与发展、国有水务企业的调整、水务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国际水务业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借鉴等问题。大会上代表们畅所欲言,深入讨论了中国水务业的重要和热点问题,特别是国外和境外代表到会人数过半,会议期间认真参与、踊跃发言,表明了国际市场对中国水务业的重视和关注。
大会于9月26日隆重落下帷幕。鉴于中国水务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力,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代表们建议,《中国水务论坛》应该作为重要的年会来举办,同时他们还建议,明年的会议应移师到北京举行,以扩大会议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他们还希望能够召开更多类似的国际性活动,为中外水务业人士提供一个真正的交流平台,并以此促进中国水务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杨成绪大使也建议将此次大会成为一个有关中国水务业的机制性的国际会议,并且作为年会每年举行一次。鉴于国际水协会第五届世界水大会将于2006年在中国举行,张悦副司长说,《中国水务论坛》是2006年国际水协大会在中国举行所做的练兵和实验,他表示应尽快促成中国水协会的成立,为世界水大会在中国的举办创造条件。他还勉力大家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世界水务产业和中国水务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前中国驻APEC高官王嵎生大使则建议本次大会可以纳入一些国际性组织的框架内,如APEC,这样即可充实这些机构在中国的活动与功能,也可为活动本身提供更大的舞台,更好的服务于中国水务市场。
(中国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