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肯定全省农村饮水解困工作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抓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2000年以来的四年间,全省投资14.9亿元,解决了44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改水问题。这是我省农村供水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各级各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今后,全省农村饮水解困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继续解决好农村群众的缺水问题。各级政府要从大局出发,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切实搞好今后两年的解困工作。第二,着力解决农村用水安全问题。今后,要在继续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基础上,把农民饮水安全提到重要位置。要进一步加大农村氟砷改水工作力度,力争到2010年全省农村人口的70%以上使用安全水。第三,注重解决农村供水城市化问题。饮水困难已基本解决的地区,将工作范围由以缺水地区为主扩大到整个农村;工作内容由以解决饮水困难为主转向以工程技术改造、提高供水标准、提高供水保证率方面,以实现农村饮水与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标。
从工程管理方面看,一是明晰产权,落实工程管理主体。在明确国有资金管理权、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采用股份、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落实工程产权和管理主体。二是抓好水价核定和水费征收工作。要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饮水工程水价核定办法》,实行“新水新价、分类定价、定量供水、超额加价、阶梯水价”的办法,合理核定水价,足额征收水费。三是及时提取工程折旧费和大修费。要设立饮水工程折旧费、大修费的基金专户,专项用于工程设施的大修和更新改造,确保每个工程都能良性运行。对“两费”资金,要专户储存、专项使用,严禁胡支乱用。四是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知识水平、管理技能和服务意识。
二、抓好三个环节,处理好三个关系,扎扎实实地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从强化组织领导出发,重点抓好组织发动环节。要继续实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行政首长负责制。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出发,制定优惠政策,加强技术指导,扎扎实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从水利建设与管理入手,突出抓好工程质量和效益环节。在工程建设上,要落实好领导和技术施工负责人,对较大工程要实行项目法人制、施工监理制和招投标制;要重视施工安全,强化安全管理和措施。在工程管理上,要采用股份制、拍卖、承包、租赁等多种经营形式进行管理。三是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上突破,着力抓好农民增产增收环节。要把农建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围绕调产搞农建、围绕农民增收搞农建。
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税费改革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关系。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服从服务于省委、省政府在农村推行税费改革的重大决策,工作上要积极,措施上要具体。要充分认识到,逐步取消“两工”,主旨是规范“两工”的使用,让农民自愿地投入水利工程的建设。二是处理好政府在组织、引导、投入中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政府部门应是积极引导,说服教育,提供服务,依法行政。各有关部门的职责是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确保国家水利投资安全和充分发挥效益。三是处理好农民积极投入与加重农民负担的关系。只要是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民受益、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事,农民群众又心甘情愿投入的,都可以大胆尝试。切不可把农民自愿投入水利建设与加重农民负担联系在一起。
三、以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省水利工作新局面
纵观近年来我省的水利工作,水利部门的建设成效显著,农村饮水解困、水保生态建设等许多工作都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各项水利工作进展顺利:一是“节水山西”建设取得新进展。省政府发布《山西省用水定额》,农业节水灌溉重点市正在大力推进区域性突破。二是新水源工程立项和重点建设成果斐然。三是首都21世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实施效果经受首次检验,我们向北京官厅水库成功调水5000万立方米。四是以淤地坝建设为重点的水保生态建设全力推进。五是大中型灌区改革进展顺利。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我们进一步搞好水利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家要按照工作部署和方案要求,扎扎实实地把全省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和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