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2月22日讯)国家“水专项”落户济南,标志着山东省济南市的饮用水安全保障科技需求已经纳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泉城百姓家里流出的自来水是否安全已经升格为“国家大事”。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供排水检测中心“饮用水安全保障”创新团队将借助济南市创建国家“水专项”示范城市这一历史机遇,不断强化科技平台建设,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以创新保障安全,让科技惠及民生,以实际行动践行泉城百姓饮水安全“守护神”的神圣职责。——贾瑞宝
贾瑞宝,1968年3月出生,男,山东省费县人,中共党员,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现任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供排水检测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兼任山东省给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城市供水(排水)监测网济南监测站站长。
主要荣誉称号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国家城镇供排水行业突出贡献个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人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六、八、九批)。
主要业务成绩
1. 整合水监测及科技资源,组建全国第一家政府管理的国家级供排水监管机构和全省城市供水行业唯一一家省级给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多层次网络化水质预警监测、技术创新和督察管理体系。
2. 创建科技及人才支撑平台,成功搭建完成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省泰山学者岗位、市“泉城学者”岗位、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市“优秀创新团队”等科技创新平台。
3. 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主持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饮用水主题“黄河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参与“饮用水水质监控及应急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并承担相应的示范工程建设任务,“十一五”期间获国家专项经费1.2亿元,形成一批惠及民生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4. 参与多次饮用水危机事件应急处理,作为住房城乡建设部专家,先后参与太湖、秦皇岛蓝藻事件和汶川地震灾区应急供水等国家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处置,为保障无锡、秦皇岛等城市及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水博士”及他带领的“饮用水安全”创新团队
以贾瑞宝为首的“饮用水安全”创新团队一直在城市供水一线潜心钻研,无私奉献,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被称为“水博士”的贾瑞宝博士曾作为省、市两级党代表分别参加了山东省第八次和济南市第八、九次党代会,先后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国家城镇供排水行业突出贡献个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第八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省政府记二等功一次。2000、2005和2008年分别获第六、八和九批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跨越式提升,引领供排水监测行业新方向。“饮用水安全”创新团队勇挑重担,攻坚克难,负责整合济南市供排水行业科技资源,组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直属政府管理的城市供排水行业监测管理机构——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短短5年时间,该中心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单位,一跃成为在全国供排水行业技术领先的监测研究机构。这种独立的第三方水质监测机构,彻底改变了一直延续至今的水质管理模式,使“运动员”和“裁判员”完全分开,保证了供排水水质监测数据的公正可靠,“济南模式”开创了我国供排水行业水质管理的先河,已成为引领国内水务行业监管的风向标。
立体化发展,在国内供排水行业具有广泛影响力。“饮用水安全”创新团队始终追求高档次、开放式、研究型、专业化的建设理念,构建完成了国内首创的集成预警监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三个平台的建设模式,全方位立体化保障城市供排水行业安全。高标准建设完成了集实验室监测、在线预警监控和流动监测三个层次立体化水质监测体系,主持开发的4大类19种产品214项700个参数获得国家认监委资质认定。新建的200m2国际领先的毒理学研究室,开创了我国城市供水水质毒理学检测新方向。搭建完成了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济南市“泉城学者”岗位、济南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创新团队及济南市院士专家工作站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建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给水处理中试研发基地,可实现20组以上水处理组合工艺流程的综合比选,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承办了全国“城市供水应急技术和管理”研讨会、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监测技术交流会和第四届“黄河杯”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讨会,500余名国内供水行业同行来济对市供排水监测中心进行参观和学习,在我国供水行业内形成了广泛影响。
开拓式创新,给水科学研究硕果累累。近年来,“饮用水安全”创新团队先后承担并完成了40多项各级各类科技计划课题,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科技奖励30余次,申报国家专利12项,撰写论文60余篇,主编国家行业标准2部,著作3部,部分技术成果已在2008年奥运会和第十一届全运会供水保障、黄河下游地区水厂技术改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改善我国城镇居民饮水质量做出了贡献。“饮用水安全”创新团队目前主持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黄河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参与“饮用水水质监控及应急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并承担相应的示范工程建设任务。“十一五”期间该项目总投入3.0亿元,其中国家科技投入1.2亿元,地方政府配套1.8亿元,目前已完成山东省/济南市两级饮用水水质预警监测及应急网络化系统,济南鹊山水库生态修复、鹊华及玉清引黄水厂深度处理改造、甸柳加压站片区管网水质改善等示范工程预计2011年6月底前完成。项目完成后,将极大提高城市供水水质保障能力,饮用水水质将得到显著改善。
提升使命感,以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为己任。“饮用水安全”创新团队成员在工作上是典型的“拼命三郎”,爱岗敬业,以保障市民饮水安全为己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队组织开展了“给水处理工艺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泉水取水点现场水质监测活动”、“全省水质化验员培训”、“水质流动监测进社区活动”和“县区供水安全技术援助活动”等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受到了百姓的好评。技术带头人贾瑞宝平时工作繁忙,常年无休,经常为完成科研工作加班加点忙碌到深夜,为中心职工树立了典范。科研创新永无止境,贾瑞宝正带领着一大批青年科技工作者走在水处理新技术科技攻关的路上,铸就着一面又一面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坚实盾牌。
■“城市供水预警监控与净化处理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项目介绍
“城市供水预警监控与净化处理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项目为2008年度济南市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立足于济南南部山区城市供水系统存在的水质安全问题,着眼于水质预警监控与净化处理两个层面,在“高效低毒”的饮用水安全评价原则下,依据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城市供水系统水质监测、预警、监控与处理关键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示范,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开展了基于南部山区水源水质、水量的饮用水源安全评估,研究了供水全过程关键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和毒理学特征。构建了集常规指标、生物综合毒性和应急监测等多层次的网络化水源水质预警监控体系;根据水源水质特性研发了高效去除有机物、藻类及其代谢产物的气浮、活性过滤等技术,筛选了适于南部山区水源水质特性的净水用活性炭,优化了活性过滤工艺参数;研发了强化混凝、活性炭吸附、化学氧化、气浮、强化消毒等应急处理技术。建立了基于水源水质预警监控的气浮—活性过滤—应急处理技术支撑体系和示范工程体系。为水源的合理取水和水质预警监控、水厂工艺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本项目的创新点为:开展了南部山区水库氮磷物质、有机物、藻类及其代谢产物等水质污染特性的深层次剖析;建成了集常规理化、藻类、有机物、石油类、生物综合毒性等多层次的在线水源水质预警监控系统,实现了手机实时报警和中心监控平台动态监控功能;在水源水质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气浮—活性过滤—应急处理的组合工艺,构建了水源水质预警监控—应急处理技术体系。
目前,多层次互动式水质预警监控系统已在济南市城市供水系统推广应用,已建成1个监控应急指挥中心和4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分层取水技术已在济南市卧虎山水库工程改造中得到采用,气浮—活性过滤—应急处理组合工艺已用于南郊水厂工艺升级改造。该成果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必将实现水质适时预警和在线监控,保障饮水安全,显著改善水质,提高城镇居民饮水质量,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来源:科技日报,上海供排水项目网helen编辑,2011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