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2月17日讯)昨日,禅城区召开河涌整治暨汾江河持续改善与深化治理工作会议。据介绍,通过三年的汾江河整治,污水处理能力和各水质指标达标情况大幅提升。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卢建华要求,禅城区要借着3年提升的东风集结一切力量大力推进河涌和汾江河整治。
据了解,经过几年的治理,汾江河及辖区内城南碧水工程的屈龙角涌、奇槎涌、新市涌及城西的南北大涌等内河涌的水质和两岸景观有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通过三年的汾江河整治,污水处理能力由45万吨/日提升到57.5万吨/日,污水处理量由每日34万吨提升到48.6万吨。整治污染企业78家,减少污水排放5.88万吨/日。
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汾江河中溶解氧、COD、氨氮、总磷等水质指标达标情况也大幅提升。
区内水环境仍脆弱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卢建华在会上指出,虽然汾江河的治理取得了成效,但区内链接汾江河的河涌还有大大小小70多条,大部分还未经治理。而另一方面污水管网建设大多也只完成了干管,细分的污水收集管建成率仍然很低,造成“收集率”偏低,大大减少了污水处理厂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处理成本。在区内水环境仍处于极脆弱的情况下,污染极易反弹。
据了解,为了应对这些挑战,2011~2013年禅城区计划投资约8.6亿元,具体实施89个项目,2014~2015年计划投资约3.08亿元,具体投资15个项目,两阶段共投资11.68亿元对区内河涌以及汾江河进行治理。
(来源:广佛都市网,作者:记者邓颖昕,上海供排水项目网刘小冈编辑,2012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