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3月27日讯)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持续推进,睢宁县高作镇石墩村于去年9月份通上了自来水,不过让他们担心的是,自来水静置1个小时后会变色、出现沉淀物。26日,记者从高作镇水利站获悉,变色因当地地下水铁含量超标引起。
自来水会变色
本月中旬,记者来到睢宁高作镇石墩村农二组鲁玉青的家中,他和邻居吴先生一起,向记者演示了自来水逐渐变色的过程。
他们用白色的水桶从家中水龙头接了半桶水,放在地上静置,半小时后,水的颜色开始呈现淡黄色,不过不易察觉;1个小时后,黄色加重,可以明显分辨出来。
鲁玉青说,他的一个白色水桶内壁已经呈红褐色了,都是自来水给染的。如果把刚从水龙头接出来的清水放进炉子上煮,变色会更快,只需要2、3分钟时间,村民都不敢喝这种水。
水泵供6000人饮用
据介绍,石墩村的自来水均来自村北头麦地里的一座泵房,泵房墙壁上挂着一块匾牌,牌上写“睢宁县2010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高作水厂石墩泵房”。
鲁玉青介绍,石墩村共有约6000人,都靠这个水泵供日常使用,在发现水泵的水会变色后,村里人就纷纷弃用自来水,重新拾起手压井。
一条徐沙河之隔的下庙村也于同期开通了自来水,但其水质良好,鲁玉青说,喝起来有股甘甜味,“相隔这么近,水质竟然相差那么大,实在费解。”
钻井前检测水质合格
记者就此采访高作镇水利站孙站长,他说,石墩泵房水泵是一眼120米深的深水井,在钻井之前,疾控部门曾做过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水里铁、锰离子含量偏高,但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水泵投入使用约一周,他们开始接到村民反映,“开始我们以为是供水管道或积水问题,还专门从井里扯出管子向外排水,但排了几天后,仍没有改观。”
随后,镇水利站立即通知村民停止饮用自来水,并向高校水利专家请教,“专家说可能是水里的铁离子含量超标。”孙站长说,3月8日,睢宁县疾控中心再次对这眼井的水取样,进行化验。
铁离子含量超标7倍
3月25日,水样化验结果显示铁离子含量超标7倍。睢宁县水利局一位分管副局长告诉记者,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关于“农村小型集中和分散式供水指标”的规定,铁离子含量不得高于0.5mg/l,“但检测结果显示,铁离子的含量是4mg/l。”铁离子含量超标意味着无法满足人们生活饮用要求,该负责人表示,他们计划投入一台价值20余万元的净化设备,目前正准备向省水利厅打报告,申请资金支持。“现在还无法确定设备何时能投入使用。
(来源:人民网,作者:廖生,上海供排水项目网刘小冈编辑,2012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