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5月11日讯)昨日上午,巢湖市住建局组织召开“三水”专项规划方案论证会,对巢湖市雨水、供水、污水专项规划初步方案进行论证,为巢湖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三水”规划把脉。
供水饮用水源安全“重中之重”
管网老化,漏水现象不断;管网建设滞后,供水管道“卡脖子”“断头”……在昨天的论证会上,与会专家们对巢湖供水现状“顽疾”进行梳理,规划方案剑指巢湖供水“瓶颈”。
记者了解到,巢湖市现已向北跨越高速公路,大力开发建设半汤旅游度假区和花山工业园区;向西开发建设湖光新城和龟山西区,建设将形成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格局,但是现有两座水厂均位于老城区,花山工业园区、湖光新城等区域离水厂较远,并有高速公路和山体制约,供水成了城市发展“瓶颈”。
此次规划对巢湖供水现状问题进行分析,谋划城市未来供水。在规划中,饮用水安全作为本次规划首要考虑因素。记者了解到,此次规划共有七大目标,其中,供水安全列为了第一项。七大目标具体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建立可靠的取水水源保障体系;新建和扩建制水厂,供水能力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提高供水水质,达到部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国家标准;改造输配水系统,逐步完善二次供水系统;加强区域管网建设,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强供水水源、供水建设、供水经营的规划、管理以及设施保护,建立现代化调度运行管理系统;坚持开源节流,积极推进分质供水、循环用水、重复用水及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等措施,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和政府调控作用,积极推广节水技术,进一步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污水城市建设污水管网先行
水面发黑、水质发臭,水污染一直困扰着巢湖发展。导致水系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污水管网不完善,不少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进入河道,污染了城市环境。
在当天的论证会上,记者了解到,污水管网建设成为城市建设重中之重,未来巢城生活、工业污水将“一网收尽”。据了解,污水专项规划将依据城市现状和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划分城市排水区域,妥善解决城市排水与防洪排涝的关系;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同时管道的覆土深度满足服务范围内的收水要求以及与管道系统的衔接;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水质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规定后方能排入城市污水管道,不达标污水绝不进入外流河道,从而保障城市排水安全,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提高城市载体功能,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雨水16个雨水系统收尽巢城雨水
5月7日至8日一场大雨让巢城多处内涝,不少地区成了“水乡泽国”,而这每年都在巢城上演。由于雨水排涝系统建设滞后,排水管道排水不畅,排涝泵站排水能力差……多年来,巢城排水系统长期都是“小马拉大车”,所以每到汛期,不少地方就会产生内涝。
巢湖市雨水及治涝工程规划进一步完善排水规划,提高巢湖市治涝标准,控制雨水及治涝工程设施用地,保证治涝设施的实施位置。在论证会上,记者了解到,根据巢湖市的建设用地布局、地形特点、水系情况,依据巢湖市总体规划并结合防洪规划,本着高水高排、低水泵排和就近排放的原则,规划拟将巢城分为16个雨水系统:滨湖新区、柘皋河公园、巢北区、小王庄区、老城区、贾塘圩区、伍家圩区、官圩区、东安圩区、巢南区、义城圩区、半汤新区、花山工业园区、半汤温泉度假村区、民营经济园区以及放王岗区。同时,将16个系统划分为高低排区,合理划分雨水分区,完善雨水排放管网,科学布局泵站,提升城市排水能力,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来源:环湖晨刊,上海供排水项目网刘小冈编辑,2012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