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5月23日讯)窨井盖、下水道、污水处理厂、垃圾桶、保洁员、文化墙……5月22日,记者在铜陵县西联乡采访时发现,随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积极实施,这些过去只是在城市才频频出现的字眼,如今在这里已不再新鲜。
据了解,过去,地处铜陵县腹部的西联乡和许多地方的乡村一样,垃圾、柴草乱堆,臭水沟(塘)到处都是,蚊蝇肆虐,村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作为铜陵市、县2012年度民生工程,从去年底开始,该县决定对12个行政村共85个自然村环境进行整治。
据西联乡党委副书记龙道宁介绍,该乡钱湾村“污水收集微动力处理系统”是连片整治中的示范项目,他们填平了村边原先的臭水沟,新开了一条河道,百姓日用污水进入窨井后,进入处理系统。而在已经填平的臭水沟上,栽种了苗木花圃,并在新开的河道边砌围墙,“围墙砌好后还要在上面做成文化墙。”龙道宁说。
而在“太平排污沟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忙着做“涵箱工程”。据悉,污水处理站将于6月下旬建成,建成后将可日处理污水1000多吨。
接着,记者又先后来到官上、三义、犁桥等村,所到之处,或已经建成,或正在施工,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乡村连片整治受到了百姓的欢迎。汀洲村65岁的老党员汪延球说,连片整治搞得好,我们老百姓非常满意。过去垃圾到处放,我们生活不方便,现在,环境优美,生活舒畅,晚上还有太阳能路灯,我们也能和城里人一样,逛逛马路。而另一位名叫汪培源的村民则说:“我觉得现在与城里没什么区别,反过来,我们农村的空气比城里还要好。”
(来源:皖江晚报,作者:记者周德成,上海供排水项目网刘小冈编辑,2012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