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建设局林瑞良副局长说,福州公用事业的保障能力与社会进步明显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滞后的。福州市的公用事业管理与服务正面临有力的挑战,而这种挑战首先是城市的发展和进步给公用事业管理和服务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主要体现在整个社会的总体保障力不足。按国际权威机构的标准,一座城市公用事业的年投入必须占到当地GDP的3%~5%方能保证正常运作,按福州去年1000多亿的GDP总量,这方面的投入要在30亿~50亿,但现在实际情况是一年才几个亿,这样的投入显然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膨胀,给城市建设带来最大的问题就是环境和交通,而交通历来是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福州的公交车数量已比几年前翻了两番,但目前还是不足,公交的出行率不到10%,这里的客观原因就是福州市内的公交车线路还不多,线网密度低,且转乘率高,出行时间长,平均转乘率高达1.5,也就是说,福州市民出行从出发站到终点站要换车1.5次;而据权威部门研究表明,一个让市民满意的城市公交系统,出行使用率要达到20%至30%。”林瑞良说,“而在其他的公用行业,如煤气、供水的可靠度也比较低。”
林瑞良指出,福州市公用事业管理与服务所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管理与服务”。他说,除了煤气、公交外,其他的公用事业都还是独家经营,而且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机制根本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也难以满足福州市民不断发展的对服务品质的需要。在公用事业服务管理上,福州市民提了很多的要求,既要高品质,又要低价位。也正因为目前公用事业单位在硬件和软件上的诸多欠缺,从而导致了福州市民和相关单位间纠纷不断,投诉连连。 (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