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城市水务行业向社会资本和外资全面放开,城市水务行业已无可选择地面对整个国际市场。地区性的垄断局面已被打破。水务产业正逐渐向集团化、跨区域集约经营模式发展,未来数十年间,中国城市水务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
因此,如何进一步深化城市国有水务企业的改革改制,逐步提高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资产运作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水务行业国有资产能够保值、增值,逐步把国有水务企业做强做大,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水务行业国有资产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国内城市水务行业国有资产现行管理体制运行存在诸多弊端。归结起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国有出资人缺位。二是出资人职责不清。三是没有一个部门真正对水务企业国有资产负责。实践证明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虽然表面上从多个方面加强了水务行业国有资产的管理力度,城建、财政、国资等部门都在管,但实际上多个部门分割行使出资人职责,导致了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相脱节,结果是谁都管谁都不管;再就是由于国有资产出资人不明确、不统一,有些出资人权利由多个部门行使,有些出资人权利又无人行使,使国有资产流动困难,国有水务企业的联合、兼并、分立等产权流动机制无法有效运转起来,国有水务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和布局调整难以顺利进行。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水务行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因此,正如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改革旧有的城市水务行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对城市水务行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要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城市水务行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键是要明确改革的主要目标,建立新的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水务行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及国有资产评价考核体系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是明确城市水务行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城市水务行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革旧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就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适度开放的城市水务业市场和实现有序的竞争,促进城市水务行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供、排水服务及生活环境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成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国有资产,集中行使所辖的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
按照上述原则和目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由各地方政府成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国有资产,集中行使所辖的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这些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可以叫做国有资产管理局或其他名称。其特点在于:
(1)国有资产管理局是受政府委托统一管理国有资产的特殊法定机构,而不是政府的行政部门,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
(2)国有资产管理局代表政府专门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以资本为纽带,理顺出资关系,进行产权管理。由于它不是政府行政部门,因此不具有一般社会管理者的职能,没有干预企业事务的行政权利。
(3)在国有资产管理局下,设置若干个国有资产运营主体,专门经营某一部分国有资产。如可以在地方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局下,设置专门的城市水务业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作为独立的法人组织,与国有资产管理局签订授权合同,在其授权下直接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全权管理运营水务企业的国有资产,从而成为现实意义上的国有资产直接出资人。
这样一来,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国有资产运营主体、国有资本投资的水务企业,三者之间不再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而是以资本为纽带建立起来的产权关系。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不纳入政府序列,只承担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原来的相关政府部门专司社会管理职能,不能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从机构设置上实现了政企分开,而且明确了各自的责任。真正解决了长期以来阻碍城市水务业改革发展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出多头,权利、义务和责任不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脱离等种种弊端,较之旧有的管理体制形成了质的飞跃。
三是要大胆进行制度创新。
水务行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要有法律作保障。因此要获得预期目标就必须大胆进行制度创新。
(1)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措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就必须在完善《公司法》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法》,在法律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营框架。
(2)应建立一套便于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所和社会舆论监督的国有资产经营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从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经济参考报 作者 喻弼群 作者单位 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