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乌黑发臭的河水已经很难让人联想到“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意境。
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乌黑发臭的河水已经很难让人联想到“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意境,《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似乎是秦淮河最后的“绝唱”。大量的生活污水每天直接排放到河中,河水发黑、鱼儿绝迹、水草难觅、垃圾漂浮成了今日秦淮河的写照。尽管有关部门年年投入巨资进行治理,但治标不治本,秦淮河水始终没有变清。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污水常年直排秦淮河
“汉中门大桥附近有个很大的排污口,每天晚上6点左右都会向外秦淮河排出大量污水!”
连日来,快报不断接到热心读者反映,称这个排污口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有关部门一直没有过问此事。记者随后连续几天对外秦淮河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污染的严重程度实在是让人触目惊心。前天晚上6时许,记者再次来到汉中门大桥上调查采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腥臭的气味。站在汉中门大桥上远远向下面的排污口望去,这些泛着白色泡沫的污水在灯光的照耀下更显刺眼。究竟是谁这样肆无忌惮地排污呢?离这里不远的建邺区河道泵闸管理所莫愁泵站附近机器轰鸣。“这些污水是从我们泵站翻抽出去的生活污水,”泵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河西这一片的生活污水都要靠这个泵站,每天从地下河道翻抽到外秦淮河里。”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莫愁泵站翻抽出去的这些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每天晚上都要开机两个多小时。据了解,这里一台机器的抽水流量约为2立方米/秒,换算下来就是仅莫愁泵站每天要向外秦淮河里排放生活污水1.5万立方米,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数字。
“污点”连绵遍布两岸
“把这些生活污水通过泵站翻抽到外秦淮河里,实在是迫不得已的事,”建邺区泵站闸河道所的平所长提及此事显然也是有一肚子苦水,“由于当初设计上的欠缺及河西地区地势低洼,莫愁泵站附近居民区的生活污水和雨水都是通过一个下水管道流进进水河,然后再通过这个泵站翻抽到外秦淮河中。”
虽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规划就要求河西地区雨污分流(通过两种独立管道,雨水直接下河、污水进处理厂),但实际上到90年代末,河西新建小区才基本做到小区内雨污分流,目前大斗门、小斗门、里圩、莫愁等4个泵站仍然是将生活污水直接排进外秦淮河。
雨污分流何其艰难
雨污分流喊了好多年,也花了很多钱,为什么效果难如人意?南京市排水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河西的管网分三种,一类是宁工新寓等80年代末建的,雨污合流,另一类雨污表面上是分流的,最终又合到一起,还有一类是由于开发商各自为政,不知管网从哪里就开始混接。对于后两种情况,将尽力将雨污分开,但难度很大。但估计经改造后雨污能分开的只占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还有相当部分污水要下河,另一个问题是,大量混合了雨水的污水送往污水处理厂后,大大浪费了处理能力,举个例子,原本可以处理10吨污水,现在由于混合了5吨雨水,就需要处理15吨混合物才能达到处理10吨污水的目的。因此,河西实现雨污分流仍是最终目标。
秦淮河何日再现清流
从南京市污水处理能力来看,目前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约120万吨,江心洲一期加上城北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也只有70万吨/天,加上污水收集管网还未到位,实际处理的量还要打折扣,剩下的污水只能排进各种河道。预计到2005年,随着江心洲污水处理厂完成二期扩容及城东污水处理厂、仙林大学城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南京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5%。秦淮河——这条南京的母亲河何日才能再现清流激水,但愿这一切不只是个美丽的梦! (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