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频道11月14日电 自今年 7月份开始,天津市首先在天津水利科技大厦进行的“城区雨洪水利用”应用实验获得了成功,雨水有望不再直接排入市政管线。记者从市有关部门获悉,这种将雨水作为第二水源用来绿化灌溉、冲厕、清洁路面或是涵养地下水的技术已经成熟,未来将可能在一些新建居民小区推广。
据市水利局科技处有关负责人介绍,雨水利用技术是将降雨收集后,经过适当处理贮存并加以利用,通过雨水收集、雨水渗蓄、雨水净化、雨水利用等环节的实施达到节水的目的。收集起来的雨水,既能有效缓解本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还能大大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汛的压力,减少长距离污水管线和集中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拆迁费用,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将十分巨大。
荩荩城市水资源现状
资料显示,天津是资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160立方米。天津市年降水量平均为 580至 590毫米,且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 7、 8、 9月份。一方面城市饱受水资源短缺之苦,另一方面汛期时候水一来又存不住,容易发生城市内涝,造成城市排水不畅。大量的雨洪水排入城市二级河道,又会造成河水的污染。
因此,采用集中收集雨水再间接利用的办法,可以使有限的雨水均衡使用,不再白白浪费掉,另外,在涵养地下水源、调节城市环境、改善生态等方面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荩荩利用雨水的三大好处
据“城区雨洪水利用”项目的负责人张存民教授介绍,如果城市中建有大批雨洪水回收设备,雨季到来时城区大量的雨水将被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这样可以缓解城市市政排水管道的压力,不致造成城市内涝。而且,若将雨水回灌地下,可以涵养地下水,减缓地面沉降的速度,若与中水系统配合使用,效果就更加明显,在北京和很多发达国家都是这样。
另外,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初步沉淀处理后,排入蓄水池或自然水面,可以用于城市绿化、生活杂用或是作为景观用水。在居住小区中,如果不设蓄水池,也可以用自然水面存储处理雨水。自然水面的面积如果达到住宅面积的 10%,还可以调节区域小气候。
荩荩特别适合小区使用
按照天津市规划,在未来几年里,本市中心城区雨洪水利用方面将实施梅江生态居住区雨洪水利用 4.5万平方米透水路面工程建设。
据介绍,屋面雨水资源量约占城区雨水资源量的 65%左右,且易于收集,水质相对较好,是城区雨水利用的主要对象。只要在新建建筑时加以设计,雨水利用设备技术难度并不大,建设资金只相当于中水设备的三分之二左右,因此特别适合小区、街道、建筑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