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南水北调中线踏访:水让郑州大起来

http://www.waterchina.cn 2003/12/1 12:07:00
郑州市西郊柿园水厂净化池

因为拥有千里平畴,因为是神州大地交通中枢,更因为母亲河黄河的哺育,历史上的中州大地,每遇太平盛世,总会孕育出一座座繁荣的都市。

这,也许是历代统治者乐意在中原建都的原因。洛阳、开封、安阳、南阳、许昌、郑州,都曾作为一个个王朝的都城。九朝古都洛阳,曾盛极一时。北宋都城开封,人口过百万,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

直到今天,河南省仍是全国城市群落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大中城市17座。这些城市中,省会郑州是发展最快的一个。

解放初,郑州中心城区仅有5.2平方公里,1999年达到125平方公里,是解放初期的24倍。城区面积急剧扩大,人口迅速膨胀,使郑州水资源紧缺矛盾日渐突出。

虽然大自然钟情于郑州,让其作为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要地,处于亚欧大陆桥的中枢,但大自然造化弄人,也有不尽合理之处。

黄河虽从市区北郊穿过,但黄河南岸耸立着70多米的天堑,雨水南流注入淮河,黄河对于郑州,只是客水。流经郑州市区的是,淮河支流贾鲁河。仅靠这条水量有限的河流,怎能满足郑州中心城区200多万人的用水需求?

郑州常年水资源约13亿立方米,去年仅9.8亿立方米,而能够利用的更少。市水利局专家廉国俊介绍,郑州市人均水资源为212余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平十分之一,比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以色列,还少100多立方米。

因为缺水,郑州只能从黄河提水。11月27日,记者在郑州西郊柿园水厂看到,从黄河提取的原水混浊污黑。水厂负责人不无忧心地说,上游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直排黄河,黄河水污染极其严重,水厂不敢实言相告市民。他们虽然吃的是四五类水质的水,但总比黄河时常断流吃水无保障要好。

因为缺水,郑州超采地下水。“老郑州”、郑州水利局离休干部周强回忆,他小时候在郑州用扁担就可汲起井水,现在水井已打到地下60多米,企业的机井甚至打到200米深处。目前,郑州地下“漏斗”面积已达156平方公里,带来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有地方沉降三四米,最深沉降达7米,德化街一个门市部已在沉陷中倒塌。

因为城市缺水,只有挤占农业用水。郑州市邙山提水站,贾鲁河上游尖岗水库、长庄水库,年供水1.5亿立方米左右,原都是农业灌溉用水,现在改供城市。城市缺水时,在上游供水沿线需专人把守。

因为城市缺水,造成环境恶化。解放前,贾鲁河清清河水穿过郑州市区,可达到中牟县,现在地表水都被截流利用,河道干枯,郑州的湿地、洼地消失了,气温干燥,尘埃悬浮。记者在郑州的4天里,没有看到一片晴朗的天空。

春秋时期,郑州曾是郑国、韩国都城,古往今来,屡兴屡废。在它的东面有个朱仙镇,当年河、淮、海水系在此相通,朱仙镇是与湖北汉口齐名的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后因河水改道,这里缺水,今天蜕变成一个乡镇。

郑州会不会重蹈朱仙镇后辙?“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郑州有幸成为中线调水经过的第一个省会城市。这对郑州发展是个很大的机遇。”郑州市水利局副局长赵佩璋说。

南水北调总干渠由郑州所辖的新郑市乔户入郑,经新郑、中牟、郑州市区、荥阳,在孤柏嘴过黄河,在郑州市境内长约102公里。

干渠经过郑州,上部口宽90米,平均水深7.1米,通水后在郑州境内形成的水面,相当于200个100亩大小的人工湖。郑州干燥的气候将得到改变,等于每年增加60毫米降雨量,日吸收粉尘20吨,还将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中线分配给郑州的用水量,为5.02亿立方米。那时,郑州城市缺水的状况将得到缓解,挤占的农业用水还给农业,恢复地下水位还给子孙。湿地有望再现,将利用腾出的黄河用水指标和污水处理的回水,在城东西部各形成两个可比西湖的人工湖。

郑州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家开发大西部的中转区域。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为郑州市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新的契机。因为有了南水北调,河南省提出把郑州市设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以三港五区为重点,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发展形态。按规划,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5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到300万人。

2008年,预想中的中线工程通水的年头。人们憧憬着,北有黄河水,南有长江水,两条母亲河将共同哺育郑州。东有龙湖,西有西湖,生活在郑州的人,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感到无比欣慰与自豪。
(湖北日报记者曾祥惠 黄中朝)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郑州上街污水处理厂有望年底运行(2006/10/13)
 2010年郑州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2006/5/8)
 郑州百名市民与水厂亲密接触 (2006/3/24)
 郑州街头电子屏发布供水信息 此举开创国内先河(2006/3/23)
 郑州马头岗污水处理厂正式开工奠基(2005/12/8)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