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两三天,“康发8号”轮都要靠泊渔政码头,用输水管把从上海、宁波运来的1000多吨淡水,输入县城自来水管网。从去年11月7日启动救急输水工程以来,嵊泗装运的救急淡水已达11万吨以上,其中七成多来自上海。
嵊泗属严重资源性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拥有量的1/11,同时,面对前7个月降雨量比往年同期减少70%的特大旱灾。本报多次报道引起了上海地质矿产局地质资料馆高级工程师陆志坚的高度关注。根据他多次深入调研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探讨嵊泗列岛供水问题的专题论文,提出长江古河道从上海南汇泥城角及东海农场一带入海,其主要流向为嵊泗列岛北部和岱衢洋,使嵊泗列岛附近海域蕴藏着深部淡水含水层,深度约200米;他建议对长江古河道淡水进一步勘探和开发,彻底解决海岛淡水供水难的老大难问题。
为此,嵊泗日前决定向潜藏海底的长江古河道取水,首期将在嵊泗北部海域投资2000万元,钻探“嵊泗二井”;再投资钻探三井、四井、五井,用输水管道把井口连接起来,把海底淡水引上陆地。
在国家计委、地矿部和浙江省政府关注下,1993年1月浙江省地矿厅曾和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合作,在嵊泗海域开钻“嵊泗一井”,果然打出了淡水。专家鉴定后认为,水质达到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储存量达23亿立方米,可供稳定开采百年以上。
据记者了解,嵊泗还计划实施大陆引水工程和海水淡化三期工程。大陆引水工程投资约2.2亿元,从上海南汇大治河铺设海底输水管道到嵊泗,日供水2万立方米。目前正在做工程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