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灌区的水全部来自唯一流经西南
沙漠的科罗拉多河。这条河流经的7个州为使用河水发生的争议几乎从未中断。但从这些争议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中,可以看到美国河水资源分配的一个侧面。
州际契约分配水权
150多年前由淘金热带来的西部大开发,使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和亚利桑那等3个下游州对科罗拉多河水的使用量突然大幅度增加,这一现象引起了科罗拉多、怀俄明、犹他、新墨西哥等4个上游州的严重不满。
为解决争端,7个州的代表开始举行马拉松式的谈判,对科罗拉多河水的使用权进行分配。1922年11月在联邦政府商务部长的主持下,7个州的代表再次开会,经过15天的17轮谈判,最后达成具有历史意义的《科罗拉多河契约》,根据当时各州实际所需的用量和将来的发展需求,对科罗拉多河水的使用权进行了首次州际分配。
根据《契约》,上游4州和下游3个州各分得750万英亩/尺的水权,即上游各州必须保证科罗拉多河在进入下游地区时每年提供的水量不少于750万英亩/尺。
联邦政府司法干预
《契约》签订了,纠纷并未了解。上、下游各州就内部水权的分配爆发了新的一轮争端,这一轮争端的解决主要是靠联邦政府的司法干预。
就在批准《契约》的当年,上游的怀俄明州就将科罗拉多州告到美国最高法院。下游的亚利桑那州没有按时批准《契约》,因为该州认为其利益未在《契约》中得到应有的体现,而且《契约》没有将水直接分到每个州。亚利桑那担心下游3个州分到的水权会被当时发展迅速的加州抢先占光。此后亚利桑那州多次将加州置于最高法院的被告席上。
1963年,最高法院对亚利桑那告加州一案做出判决,将加州对科罗拉多河水的使用量限制在440万英亩/尺以内,亚利桑那州分到280万英亩/尺的水权,这场官司才告一段落。
地方水区管理用水
水权分到州里后,还需要分给用水者。为在州内的水权分配上占有优势,农民和城市用户纷纷组成水区或灌区,以一个声音说话,增加讨价还价的实力。例如,成立较早的帝国灌区就分到了310万英亩/尺的水权。
帝国灌区获得水权后,首先是修建渠道。在联邦政府的资助下,一条长140公里的全美运河建成了,可以免费地将科罗拉多河水引入灌区。
灌区是由当地居民直接选举成立的一个非营利组织管理。要负责维护全美运河和兴建所有的分支渠道,将水分配给农民,自然需要一定的运营开支。所以,农民从帝国灌区取水是要收费的,价格为16美元1英亩/尺,基本上能使灌区收支平衡。
水权交易调剂余缺
帝国灌区的水源充足,但加州南部的洛杉矶和圣迭戈等人口迅速增长的大城市则严重缺水。
为缓解水荒,洛杉矶提出帮助帝国灌区节水,使帝国灌区减少从科罗拉多河调水,帝国灌区将节约的水权转让给洛杉矶。经过谈判,双方签订协议,洛杉矶投资2.33亿美元,为帝国灌区的水渠加水泥防漏层,每年为帝国灌区节约11万英亩/尺的灌溉用水。在工程结束后的35年内,洛杉矶每年可从科罗拉多河调用11万英亩/尺的水。最近,帝国灌区还与圣迭戈达成类似协议。
但水权交易也引起了新的争议。如果水权可以买卖或变相买卖,科罗拉多流域的印第安部落可能会提出能完全推倒《科罗拉多河契约》的水权争端。《契约》没有考虑联邦印第安保留地的水权,因为他们的实际用水量不大。但根据美国最高法院在有关裁决中确立的原则,一个大一点的印第安部落就可以要求对科罗拉多河拥有500万英亩/尺的水权。目前有的印第安部落已聘请律师和专家,在研究如何提出水权要求,然后又如何出售水权。
显然,持续了百年的科罗拉多河水之争还会继续下去,但可以相信,新的解决方案也将应运而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