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拉的供水问题,已经导致当地的居民在电台上质疑政府政策的合理性,因为根据政府的政策,这个国家将要实行供水机构的私有化。
本文关心的不是私有化或私有机构的参与,而是最终怎样运作以及由谁来掌管加纳的供水机构,普通的加纳供水用户怎样负担水费,他们是否能够得到洁净的饮用水。本文要做的是将这个问题置于媒体的讨论之下,以便于让加纳埃恩斯居民可以信服到底是私有化更好,还是不应该在这个国家实行供水私有化。
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叶开始,准确地说,是第一次主要的世界水资源会议(1977年由美国在阿根廷的马德尔·普拉特主办)开始,世界各国领导人开始意识到关于能否得到足够的水量和水质的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缺水和供水末端的水质不好的风险。
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全世界有15亿的人得不到足够的饮用水,另外还有20亿的人缺乏洁净的饮用水。在将来的二十年里,这些数字还会翻一番。农业和工业污染正在持续降低各地的淡水的供给的质量。
在加纳,只有不到40%偏远地区的居民可以喝上洁净的饮用水,不到11%的居民拥有足够的卫生设施。在城市地区,饮用水供给可以覆盖估计62%的社区,非国有的供水系统大约可以覆盖52%的社区。(参考:加纳和世界银行2002年度参考)。
自此,供水设施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私有化成为了每个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政策讨论中的主要议题。政策指导非政府组织 机构现在把公众设施的相关议题加入到了政策制定议程中来。比如说,已经有为数甚多的机构和个人对于服务贸易总意向条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机构和个人都有监管Bretton Woods公共机构的相关经验。值得一提的是,这项WTO条款可以锁定私有化的最终结果(即让私有化过程变得不可逆),并且削弱政府调控和资助公共服务设施的能力。
原因在于,各国政府在2001年11月举办的协商会议中,彼此敦促对私有部门和非盈利机构开放公共服务贸易,即使是在比较敏感的服务行业,比如供水,公众健康和教育部门也应如此。公众服务行业的放开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强有力的南方诸国的政府和他们的合作顾客的大力推动。GATS计划可能会损害政府制定的社会和环境计划的目标,因为该计划的实施会限制政府调控和提供相关服务的能力。比如,贫穷和弱势群体得到饮用水和其他服务的途径可能会受到该计划实施的影响。
但是非洲各个国家的领导人好像并不重视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而更关心洲际水资源恢复计划--非洲发展新合作伙伴计划。他们的理由是私有化能够使政府每年得到额外的收入,提高效率,减少政府在经济中的介入,拓宽私有权限(私人也可以)并在经济开放中引入竞争机制。
他们声称的所谓综合效益,将会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但是,这些宏伟的想法能否得到实施仍然有待进一步的证实。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提供政策建立于史无前例的公众调查水平基础上。从不同国家社会运动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服务的议案覆盖了很大一部分的议案范围,诸如:国际管理机构的透明度和责任,人权,减少贫穷,民主化,国家主权,男女平等,减少和取消债务,以及环境保护。
现在有一点可以得到广泛认可的是,居民对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获取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本国的自然资源的缺乏,而是来自合作全球化。供水设施的私有化在发展中国家里被归到减少贫穷和负债战略里,并得到了强硬的推行。
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家的社会对饮用水的要求被认为是一般概念上的人权,为了确保每个居民都能从国有资源中受益。同时,它们还越来越积极的要求将水资源的开发权从私有机构中争取过来,因为它们只关心从这样的服务中谋利,而不关心别的。
这些机构在某些非洲国家征收费用的方式值得商榷。在Cote d´´´´Ivoire,供水系统由一家创办于1960年的法国公司负责。最初,公司的服务业绩令人满意。然而,由于贫困社区对于淡水需求的削减导致水价的上涨,公司的年收入也因此下滑。这些不利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公司的收入与他们在供水部门的投资不成比例。
在塞内加尔,供水公司在这个国家独立伊始便开始了私有化,但是到1972年又被收归国有。为了减少政府的影响力,公司决定将所有的财产及债务责任交由一个公有企业负责,Societe Nationale d´´´´Exploitation des Eaux du Senegal (SONEES)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对居民供水服务基本的运作权利的公司,它负责维护和修缮城市地区用户的供水设施,而政府只负责根据事先制定的价格每年收取两次费用。
尽管政府在重组和将技术能力合理化方面做出了努力,但由于政府在增加赋税方面遇到了困难,公共权利机构不能偿还欠款,政府不得不继续在投资决策方面给予干预,所以财政支持一直不能到位。所以,尽管SONEES在公司运作方面的业绩令人满意,公司仍然会遭遇入不敷出的窘迫,这对国有供水网络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最后,在几内亚,政策干预以及并不适宜的经济气候造成了公司财政状况恶化,同时也削弱了供水部门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低于百分之四十的几内亚的城市人口在私有化之前可以方便的获得通过管道供应的饮用水。赋税的提高与供水价格并没有相关的联系,不稳定的供水以及不洁的水质是家常便饭。
政府选择以租用的方式来吸引私有机构的加入。根据合同的约定,私人经营者不为供水部门的财产负责,因为这些仍然是归为国有的。私人公司要为每年租用的基础设施付一笔租金,并负责这个机构的运作,财政支出平衡和赋税的收取。情况正在有所改善但并不如当初期望的那样。水价要比预计的上涨幅度更大,即使是富裕的家庭也对支付高额的水费望而却步。
几内亚的水价较之于非洲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更高。费用相应的也更高。非洲水税的收取是按照西方国家的标准。但实际情况却是,因为政府无法支付欠款,以及相对薄弱的立法环境使得水税的收取率相当低。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的立法环境下,即使有些用户不缴纳水税,供水公司仍然不能切断他们的用水来源。私有化/私有公司的介入并不能为这些国家带来好处。即便政府一再的通过上涨水价来获得收入,也不能使供水设施得到改进。
我们还能期望这些国际组织对加纳的供水问题提出更好的方案么,他们的业绩是这样的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