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10日至19日,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对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和湖北五省跨省河流46个省界断面以及淮河干流、大运河等主要河流的43个断面水质进行了监测,监测项目有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挥发酚、六价铬、砷、铜、铅、锌等共20项。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综合评价:水质良好可作为生活饮用水源地的Ⅱ类水和Ⅲ类水断面占20.4%,水质一般可作为工业用水的Ⅳ类水断面占25.0%,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的超Ⅴ类水断面占47.7%,水质达标率为43.2%。主要污染项目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COD、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评价结论:本月省界河段水质污染总体较重,水质达标率为43.2%,与上月基本持平。
《华东新闻》 (2004年04月09日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