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殖民时期签署的条约是否适用于独立后的非洲?
尼罗河水分享起纷争
从非洲闷热中心地带到地中海温暖如春的沿海地区,尼罗河汹涌澎湃,在溪谷、沼泽和荒漠中迂回前行,孕育着非洲东北部沿岸各国人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大河不断引起沿岸国家为争夺河水使用权而发生争吵。
长达6741公里的尼罗河及其非洲的一些源头,现在还受到当年殖民时期签署的尼罗河条约的限制。根据条约,下游国家埃及可控制其河水,这引起上游一些沿岸国的不满。在其源头附近,有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当地居民提起这个条约便大动肝火。
朱利叶斯·朱马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肯尼亚维多利亚湖附近的舍梅勒村经营8个鱼塘。维多利亚湖是白尼罗河的发源地。白尼罗河是东非尼罗河的一部分,在喀土穆省汇入蓝尼罗河而形成尼罗河主流。他认为肯尼亚应该忘记尼罗河条约,并恢复维多利亚湖湖水的商业消费。
肯尼亚及其毗邻的非洲国家的许多人持与朱马相同的观点。他们要求更加公平地分享尼罗河利益。尼罗河流域有10个国家,其中包括埃塞俄比亚,此地是蓝尼罗河的发源地。蓝尼罗河是尼罗河的另一个主要水源。这些国家拥有3亿人口,其中约1.6亿人居住在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水是他们的生命之水。
然而,根据1929年埃及与当年代表东非殖民地的英国签署的条约,埃及可禁止任何人使用维多利亚湖的湖水。对湖水的使用可影响尼罗河的水位。许多国家为了灌溉农田和发展水电,都想使用尼罗河源头的水。如肯尼亚经常遭遇旱灾,该国现在需要水灌溉田地和发展水力发电厂。同样,乌干达的发展也需要利用尼罗河的水。
迫于东非农民、渔民和新兴城市社区居民的压力,地区领导人开始与开罗方面就条约的有关问题进行会谈。许多人认为,1929年签署的条约是一个过时的殖民时期的产物,它现在没有约束力,因为当年是些外国统治者作为谈判的一方而签署的条约,谈判并没有涉及许多当地人的根本利益。坦桑尼亚水利部部长爱德华·洛瓦萨说:“你如何能够遵循一个妥协于殖民权力并与自己利益相悖的条约?你如何告诉维多利亚湖边的一无所有的居民他们不能使用湖水?”
许多国家为了灌溉农田和发展水电,都想使用尼罗河源头的水。分析家们说,世界银行正在执行1929年的条约。位于开罗的美国大学中东计划负责人沙里夫·埃尔穆萨说:“如果上游国家没有与下游国家达成在上游建坝的协议,世界银行将不会捐助该国和给予其贷款修建堤坝。”
埃及官员们称,尼罗河对埃及的生存至关重要,其水位过高和过低都有可能招致不幸。大多数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流域,该国超过95%的水资源来自这条大河。
分析家们认为,主要问题是,地区级领导人是否认为以前殖民主签署的条约仍然适用于独立后的非洲。美国大学的埃尔穆萨说,人们承认中东地区现在的边界,但其边界是当年法国与英国谈判后划定的。因此当年的条约现在可以继续有效。苏丹当年被分配118亿立方米的水,而埃及得到555亿立方米水的份额。 (中国环境报 青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