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今年3月底,新华网登载了沈阳市自来水公司第一水厂水源地被垃圾污染的情况,此事立即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随后,沈阳市环保局领导也就“水厂遭垃圾污染”问题作出了批示,并立即着手处理。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于洪区杨士乡采访,现场虽然不见倾倒垃圾的车辆,但情况仍不容乐观。
3000m2“垃圾沼泽”与水厂为邻
昨日下午2点多钟,记者刚来到第一水厂西墙外,燥热难闻的空气就扑面而来,夹杂在空气里的那股浓烈的腐臭味儿,更是让人连连作呕。
记者在现场发现,这片面积达3000平方米、近10米深的垃圾场里布满了各种颜色的塑料袋和各种生活垃圾,而与垃圾场东侧一路之隔的就是沈阳市自来水公司第一水厂。
家住水厂附近的朱大爷回忆,3年前水厂墙外是一个采沙场,后来采沙场废弃了,地下水渗进了大坑足有六七米深,再后来,一些单位和附近的居民开始向坑里倒垃圾,最终垃圾把整个水面都盖住了。为了向记者证明垃圾下面是有水的,老人搬起路边的砖头砸了下去。在砖头砸下的地方,记者只看到垃圾呈波浪状上下起伏了几次。朱大爷指着“水面”气愤地说:“你们看看,这水里的垃圾有多厚!”
140万市民饮水安全受威胁
在大坑北侧的垃圾和杂草丛中,有3个刻有“沈阳水业有限公司”的石碑。据了解,石碑以下不足10米深处就埋藏着供给铁西、于洪两区居民用水的“生命线”———供水管线。而就在石碑旁边十几米远的地方,一条暗沟正不断向坑内注入散发着恶臭的黑色污水。
根据沈阳市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要求,水源地200米以内(即二级保护区内)不能排放污染物;水源地800米以内不允许有严重污染企业或污染源存在。
自来水厂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垃圾场距离自来水厂40号取水井不到30米距离,一旦下起大雨来,垃圾场内的雨水及垃圾渗透液将渗入地下,很容易与40号取水井的地下水混合,万一这些溶解了有毒物质的水与地下水混合,那么受到威胁的将是铁西、于洪两区共计140万市民的饮水健康和安全。
有关部门积极研究根治方案
记者了解到,目前于洪区环保局已经按沈阳市环保局要求,在大坑周围设立了警告牌,并派专人看守,防止有人继续向坑里倾倒垃圾。该局还在大坑周围设置了水泥栏杆,近期将架设铁丝网。
沈阳市环卫处张主任也告诉记者,环卫处已与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先将沙坑封场,等市里拿出解决方案后,立即对该垃圾场进行处理。
此外,于洪区建议沈阳市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论证,提出根本的治理方案。
这边忙治理那边忙挖沙
采访即将结束时,垃圾场北侧一个采沙工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台挖掘机、3辆运输车正在那里紧张作业。新挖出的沙坑底部已经有大量的地下水渗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水源地附近挖沙,会导致地下水的大量涌出,严重的时候会直接影响水源地的蓄水情况。
新闻链接
水源地周围禁止6种行为:
1.在保护区内建设电镀、制革、造纸、化工、染料等对地下水源有严重污染的生产项目;
2.在保护区内倾倒或排放工农业含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生活污水;
3.在保护区内挖沙取土、破坏土层结构及损坏绿化植被;
4.在保护区内堆放城市垃圾、粪便和易溶、有毒有害废弃物;
5.在保护区内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和储存含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废水和其他废物;
6.其他对水源产生危害的行为。
( 华商晨报 姚文 史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