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将净化水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称为“城市之肾”。
东海之滨的浦东正在崛起一座亚洲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污水处理厂——上海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本月将进入商业运行。
记者日前对这亚洲第一“强肾”进行了一次近距离“触摸”。
资本一活全盘皆活
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总投资6.2亿元,占地500亩,是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的延伸,建成后日处理污水170万吨,几乎占全市的三分之一。而此前,上海还没有百万吨级的污水处理厂。
建设这座巨型污水处理厂,是上海市政府改善城市水环境的重要举措。为闯出一条改革新路,市政府决定试行国内外公开招标。最终,民营企业上海友联集团力挫群雄取得建设权和经营权。
由民企建设大型污水厂,打破了几十年来水务由国资垄断的局面。资本活,才有机制活,才有全盘活。一位市政府政策咨询专家告诉记者:“建亚洲最大污水厂,不仅耗资大,而且运营数十年,一定要有全新机制和管理模式,否则投资风险很大。竹园污水厂开辟的多元化投资渠道,为上海水务建设找到了有效的融资模式,也为上海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了一种创新思路。”
万国品牌打造一流
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最独到之处是,90%设备是从国外引进的世界最先进产品。
记者踏进厂门,映入眼帘的是蔚为壮观的蓄水池。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工任鹤云告诉记者,这座世界上最大蓄水池里,一根根纵卧池中的不锈钢水槽用的是美国引进的优质不锈钢,比一般碳钢要耐用数十倍;横卧在大蓄水池的刮泥机是美国的宝丽金品牌,价格是韩国同类设备的两倍……
据介绍,竹园污水厂承担着上海1/3的污水处理量,技术水平至关重要。工厂要管理运营20年,第14年才开始赢利。水务、环保部门专家称,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排水服务费价格创全国最低,处理每吨水成本仅0.22元,一吨就比常规节约0.13元,仅此一项20年将为国家节省16亿元。而申城的市民也将从排水服务费大幅下降中得益。
图为污泥脱水机房。本报记者傅国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