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上海缺水? 三管齐下:节水 辟源 减污

http://www.waterchina.cn 2004/6/9 14:35:00 新华网
苏州河水闸建设工程现场

  东方网6月9日消息:"上海缺水"?似乎有点危言耸听。市内河道蜿蜒、黄浦江水身边流、紧贴长江与东海的上海,享有"东方水都"的美名,怎么会缺水呢?
  
  但上海已被联合国"命名"为未来全球六大缺水城市之一。上海市水务局也已经正式发出公告,预测今夏高温期间上海最高日用水量约为964万立方米,有可能出现每天150万吨的供水缺口。

  上海有水,但上海缺少"好水"。能不能摘掉´水质型缺水城市´的帽子,直接影响到上海的未来发展。   

  上海:缺水已非危言听

  根据水利部《21世纪中国水供求》分析,2010年我国工业、农业、生活及生态环境总需水量在中等干旱年为6988亿立方米,供水总量6670亿立方米,缺水318亿立方米。这表明,2010年后我国将开始进入严重的缺水期。2030年,我国将缺水400亿立方米至500亿立方米,缺水高峰将会出现。 

 "我国北方地区正在饱受的缺水之苦往往是一种资源性缺水。上海呢?上海所缺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体,而是合乎饮用标准、合乎制造高质量的工业产品标准的水---这被称为污染型缺水或管理型缺水。"73岁高龄的水务专家张家诚说。

  尽管上海的水资源总量较为充沛,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仅占地表水资源的20%,为118.8亿立方米。从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来看,上海仅为1049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拥有量的40%、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0%。  
  据环境部门对上海主要河道的断面监测,上海符合饮用水水源国家标准的地表水只剩下1%,水质劣于Ⅴ类的却占到68.6%。上海市水务局局长张嘉毅用一句话指出了上海目前缺水的窘境:"上海有水,但缺好水,水质既受上游水污染的影响,又有本地污染源的危害,是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  

  水利部高级工程师张家团指出,作为上海市民80%饮用水源的黄浦江,因水环境变化,水质终年只能维持在3类到5类之间。近几年由于取水口附近工业污染排放和太湖水质急剧下降,这里的水质已不很安全了。  

  张家团还列出了一组数据:从今年六月中旬开始,黄浦江上游一带水面多次出现大面积的绿色水生植物,多的时候1/3的江面被覆盖。据今年5月份水质监测资料表明,太湖湖体各湖区水质均劣于Ⅴ类标准,无一达到国家"治太"目标;22个环湖河流出入湖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的仅有9个;国家考核的8条入湖河流中,有4条水质劣于Ⅴ类标准。  

  另据无锡市环保局透露,上海附近,濒临太湖的无锡市已经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造成水质型缺水的原因是太湖水中总磷含量过高,导致蓝藻大面积爆发。大致来说,总磷六成来源于生活污水、四成来自工业污水污染。  

  "由于上海陆域水质的严重污染,城市可利用的饮用水源其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富裕。"张嘉毅说。  

  水利部有关专家指出,随着人口剧增和经济高速发展,水的供求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的瓶颈。而上海没有足量的可直接饮用的自来水,即使是可间接饮用的自来水也存在因过度采集和环保问题而表现出匮乏趋势。 

  上海市计划用水办公室负责人说:"以上状况与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极不相称。上海要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生态化城市,能不能摘掉´水质型缺水城市´的帽子直接影响到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

  缺水源于缺乏"缺水意识"

  上海水务局局长张嘉毅说:"作为水质型缺水城市,上海节水减污、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的任务十分紧迫,迫切需要广大市民提高节水意识,合理用水。"  

  然而,排除太湖污染严重等外在因素,作为上海水的消费者的上海人自身缺乏"缺水意识",是导致上海水质型缺水的最主要原因。

  目前,上海平均每人每日用水量为350升至500升,远高于全国人均用水量150升的水平,而北京仅为250升。如此大的用水量,除了与上海人的生活习惯有关外,更是节水意识不强的原因。如市民早起洗脸、刷牙、洗澡时,任由自来水哗哗直流;不少的家庭还在使用旧式抽水马桶,13升水一次一冲了之;有的洗车点用水管冲洗车辆,满地水流成河无人问津……

  上海市给水处技术科科长刁蓉梅算了一笔帐。刷牙的时候,采用不间断放水的话,30秒用水约6升,而用口杯接水则是0.6升,三口之家每天两次,一个月就浪费了486升水。还有不少人在使用全自动洗衣机时因为图方便,采用不间断边注水边冲淋排水的方式,每次需要用水约165升,而用洗涤-脱水-注水-脱水的方式洗涤,每次则只需110升,以一个月4次计算,又浪费了220升水。  

  上海市节水问题专家郁龙祥表示,上海市各级政府的节水政策力度较大,但是由于上海市民没有北方干旱地区居民对缺水的"直接感性认识",所以相当一部分市民节水意识不强,节水措施和节水器具的"落实入户"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  

  "比如节水型器具在上海的家庭就较少使用。据有关部门统计,上海居民家庭使用的近90万套老式直落型便器,每天漏水0.5升到1升,每年因此浪费的水量就达数百万吨!"郁龙祥说。  

  同时,水利专家指出,上海市在水资源利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供水财政补贴与用水经营活动之间的矛盾。历史上计划经济时代延续至今的对居民生活用水的财政补贴,在自来水行业进行改革后,目前暂时还无法完全取消,但这种补贴的性质却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诸如街头洗车族、夜排档、露天高层鱼贩子等都在利用含补贴的自来水从事经营活动。其中街头洗车每清洗一辆轿车收费在5至10元之间不等,一次的用水量达0.2吨,等于夏季一个居民一天的用水量,但用水成本仅0.32元。  

  其次,缺水与用水浪费之间的矛盾。由于水费较便宜,许多人还意识不到水资源缺乏的严重性,不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单位或公共场所,用起水来大手大脚,浪费现象比比皆是,水龙头拧不紧或水管漏水现象司空见惯,对偷水现象也无动无衷。 

  再次,雨水利用与雨水收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如果把雨水视为水源,通过收集雨水用于浇灌、洗车、冲厕所、消防等等,可以减少对江河水源的依赖,也有利于提高江河水源的水质。但是,由于不具备收集雨水的设施,为防止道路积水,只得消极增大雨水的排放能力,即只能将未被利用的雨水赶紧排掉。

  郁龙祥说:"节水的另一直接成效就是减少污水排放,减轻污水治理的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管齐下:节水、辟源、减污

  如何缓解上海的供水压力,摘掉上海"缺水城市"的帽子?  

  钱正英等两院院士在上海考察后建议,要在上海市民中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大力推广节水型设备。同时要注重开辟新的水源,并加大依法治理和整顿水环境的力度,对造成水污染的企业和单位进行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河道的污染。 

  上海水务局局长张嘉毅说:"上海市民只要多动一下手,生活中便可处处节水。"他介绍说,市水务局正在全市进行的60万户家庭老式便器水箱改造,将大于9升的便器降至9升,如果按每户居民每天使用便器15次计算,每户居民每天可节水45升,一年可节水16.4立方米,60万户待改造居民一年则可节约水量984万立方米。

  上海市计划用水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上海将加强管理,用经济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到2005年,上海将继续保持国内节水领先水平,万元GDP用水量达到158立方米/万元,计划用水率达到70%,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45%;至2010年,上海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节约用水水平,万元GDP用水量达到113立方米/万元,计划用水率达到85%,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50%,初步建成节水型社会。  

  在开辟新水源途径上,上海原水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玉亮建议说:"今后解决上海水质性缺水矛盾最为现实的对策,就是加快长江口水源合理开发的力度。长江过境水量高达9300多亿立方米,可结合长江整治开展江心水库、边滩水库等可行性研究,加快上海长江口水源地建设。为防长江上游水质污染影响及海洋咸潮倒灌的侵袭,可建立长江口水源保护区。" 

  在上海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工程对策院士咨询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9位两院院士和本市水务专家也提出,上海应尽快在长江边建造"水库链",充分利用长江的优质淡水,让更多的市民早日喝上长江水。水库可依江势而建,取江边滩涂,只需下挖数米即可,建设成本相对比较经济。  

  钱正英等院士为上海供水开出"稳量升质"的四字"药方":一是城市水厂的取水口从黄浦江水源向长江水源转移,目前上海从黄浦江的取水量占其常年流量的26%,而从长江口只取了0.07%的长江水。二是积极防治长江口盐水入侵,合理调配与协调管理区域水资源。院士们关注的"微污染原水的生物预处理","自来水深度处理和污泥脱水"、"太湖流域引江济太"等三大工程也已在上海陆续展开。  

  上海原水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玉亮还认为,上海应加强污染源截流,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实施水体调度"洗肠",综合性地开展河道整治工程,以恢复城市河道的多元功能。

  上海水务局局长张嘉毅告诉记者:"上海也在考虑采取淡化海水、合理利用地下水、充分利用雨水等方式缓解缺水危机。位于长江口南港南槽的三甲港至大治河口附近的´没冒沙´水源地,崇明岛南侧的扁担沙水域以及江苏太仓水源地等也已进入我们的视野,它们都有望成为上海的´备用水源地´。"   

  背景资料:发达国家水资源管理的经验

  (一)"蓝色革命"。就以往而言,人类水消费量的约70%用于灌溉,20%用于工业,其余10%用于日常生活。以色列由于严重缺勤水,,首先开始并推广农业滴灌技术。美国专家把这种能减少农田水蒸发和珍惜每一滴水的耕作方法称为"蓝色革命",并提议把收获评价方法由土地面积转向每一滴水的利用效益。

  (二)立法管理。欧盟十五个成员国日前正就旨在遏止污染和防止对水资源过分开发的《水法》进行谈判,预计将于今年年内通过这项法律。该项法律要求每个成员国,对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确定为实现对水资源更有效的经济管理而必须采取的措施。

  (三)节约用水。以座便器为例,英国最早开发将推广一次冲水量为3升的节水马桶,许多欧美国家都规定座便器的一次冲水量不昨超过6升。而在我国高层上销售的座便器,一次冲水量最低是9升,一般为十几升。

  (四)循环用水。工业用水,以制革工艺为例,一张皮要鞣制成革,需要用大量的水,其废水中含有有害的铬。澳大利亚和欧洲的阿尔卑山脉是世纪上几个主要的制革中心这一,由于政府制定了苛刻的环保法规,厂商被迫采取了循环用不及零排放工艺。除了工业用水以外,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有357个城市实行了污水回用,其中近6成用于农业灌溉;一些经消毒过滤处理的污水用于喷洒公共绿地、城市道路,冲洗车辆,城市消防以及浇灌住宅草坪。

  (五)利用雨水。日本最早实施"雨水利用"工程。东京都墨田区把降到各家屋顶的雨水通过导水管收集到水箱中,然后用于冲厕所、浇庭园和洗车等。这项和居民全作来普及雨水利用的工程,获得了国际环境自治团休协商会的第一届环境奖。目前,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响应在首都中心建立"微型水库"的号召,对些项费用提供补助,已先后在国技馆、日本电视台和上智大学图书馆等1000多个场所建立了微型水库。这对防止排水不及而造成的城市道路积水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上海供排水项目网组织专家赴浙江临海考察伟星管业(图)(2007/6/7)
 上海市排水行业社会义务监督员参观金山枫泾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图)(2007/3/30)
 上海市严格工程管理 坚决制止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2007/3/2)
 上海南汇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开工(2007/2/28)
 上海市南汇区水务局六项新举措推进中小河道疏浚整治(2007/2/25)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