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河北省环保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经对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河北城市污水处理有了很大进步,但部分污水处理厂管网不配套,处理量不足,甚至有违法排污现象,成为新的“排污源”。
河北省环保局副局长孙彦敏说,全省目前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0座,其中投入正式运行的15座,试运行5座,全省污水处理率达到了38%,设区城市达标率46%。目前,有1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总投资37.6亿元,预计到2005年建成后,全省污水处理率可达60%。然而,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融资渠道不畅,建设投资仍以地方政府和国家投入为主,占到了67.8%,大部分城市没有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开放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经营市场,地方政府坚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思想,导致建设投资缺乏,建设速度缓慢。
从河北省环保局检查的情况看,河北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不配套,处理水量不足,达不到建设处理能力,虽然有些处理厂建成了,由于管网建设不配套,有污水不能进入污水厂,甚至一些污水不进污水处理厂就直接排放,造成水环境污染。同时,部分污水处理厂因资金缺乏,污水处理费征收困难,不按设计规模能力运行,致使污水处理厂形成了一个新的排污源,一些违法企业也借机将工业污水排入管网而排放。
孙彦敏说,河北全省15座正在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只有7座基本上达到设计规模要求,8座污水处理厂达不到设计规模要求。(《新华网》记者杨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