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钢排污危及北京饮用水源头
站在京张高速公路宣化段,放眼望去,烟雾笼罩着大山脚下的村落。不远处,与京张高速路桥形成垂直交叉的是一条约十多米宽的排水沟,黑色的污水顺着排水沟由北至南流淌而过。据当地的村民介绍,污水是从当地最大的企业——宣化钢铁集团(以下简称宣钢集团)排出来的,在村子的不远处汇入大洋河,最终流入北京的官厅水库。
据了解,宣钢集团作为生产采选、烧结、焦炭、炼铁、炼钢、轧钢、动力、运输综合产业,光焦化产品有:冶金焦、小块焦、硫酸铵、黄血盐(钢)、电极沥青、改质沥青、轻苯、粗酚、洗油等,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顺着排水沟向北望去,山脚下宣钢集团的六七个高耸入云的烟囱正冒着滚滚的浓烟,浓烟顺着风势,迅速向天空中扩张,慢慢地与不时囤积在天空中的烟雾汇合。
PH值试纸随身带
走过河北宣化的洋河大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号称“京西第一府”的宣化市牌坊。不远处,宣化钢铁集团的工业区展现在记者的面前。
据了解,在高炉冶炼过程中,渣铁排放产生高浓度烟尘是炼铁企业主要污染源之一。但是,绕着方圆五里地的宣钢集团走一圈后,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滚滚的浓烟,而是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分若干支流不断地向外排放的乌黑的工业废水。
这些排污支流顺着地势,从不同的角度汇入大洋河。有的要经过村民居住的院子,有的经过村民住房的墙根,有的流过村民住房的门前……蜿蜒曲折地汇合后,向南经过排水沟,流过约六七里地的村民耕地后,排入大洋河。
羊坊路口村位于宣钢集团的西南方向,距离宣钢集团只有四五十米。从宣钢集团向外排放的污水很大一部分要经过村民的家门口和耕地,一些村民直接将刚从排污口排放出来的污水引入耕地中。
据一位正在浇地的村民介绍,目前羊坊路口村的大部分耕地都是用从宣钢集团排放出来的污水灌溉的。
而对于污水会不会影响收成,这位村民似乎很有经验:“一般的时候,排放出来的污水是可以浇地的,当排放出来的污水是蓝色时不能浇,宣钢集团检修的时候排出来的水也不能浇地。”村民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随手从兜里掏出一张PH值试纸,当场对污水沟里的水进行了测试。不一会儿,村民扬了扬手中的PH值试纸,对记者说:“现在值在6多一点,就可以浇地。”
随后,村民一边把试纸递给记者看,一边接着介绍说:“只要值在6-8之间都可以浇地。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值,这水就不能用,庄稼就会被烧死。”
污水种菜长得快
宣钢集团的东南面紧临的是乔家湾村,而在宣钢集团东南面,一条直径约两米宽的排水口正向外源源不断地排放污水。据记者观察,此处的排水口是宣钢集团所有排水口中最大的一个。
记者在这处最大的排水口处看到,排水沟中乌黑的废水正肆意地流过村民居住的房屋,并发出哗哗的流水声。
在距离排水沟不到两米的地方,村民把排水沟中的污水改道,流入他们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中。而由于长时间浇灌污水,大棚里的土地已经呈现出黑色。据当地的村民介绍,不仅是大棚里的土地是黑色的,附近的耕地大部分都是黑色的。一位村民自嘲地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黑土地呢。”
据一些村民介绍,用从宣钢集团排放出来的水浇地,主要是为了省钱。一位种植大棚蔬菜的村民还告诉记者:“不只是省钱,由于厂里排出来的污水温度比较高,浇了蔬菜长得快。”据这位村民介绍,由于当地的蔬菜供销相对饱和,菜价卖不上去,全靠以多取胜,所以村民要一年种植三茬儿,而宣钢集团排出来的污水温度高,可以让蔬菜生长快。
据了解,当地种植出来的蔬菜大多销往宣化市里。
污水流入北京官厅水库
沿着大洋河向前,一些村民正在大洋河两旁的地里收拾还没来得及清理完的玉米秆儿。记者上前与村民攀谈。
“这是什么河啊?水为什么这么黑?”记者指着附近的排水沟问。
一位村民撇了撇嘴说:“哪是什么河啊,是污水沟,这污水都是从宣钢集团里排出来的工业废水。”
“这么黑的水不会有污染吗?”记者问他。
“能没有吗?就别说这附近的土地了,就连我们喝的水都污染了。前段时间,宣钢集团取了点儿水检验,说是有毒了,不能喝了。那可是80多米深的深井水啊。没办法,只能再打一口井了,说是要打300米的深井呢。”村民无奈地说。
记者沿着大洋河继续向前走了十多公里,大洋河内的水仍呈现的是黑色,黑水在经过京张高速的桥底时开始变宽。一位经过的村民看见记者正在对着黑水拍照片,主动上前向记者介绍:“这水就是从宣钢集团排出来的,现在是冬天,闻不到什么味,你们夏天的时候来看看,污水的恶臭和水沟里的蚊虫,简直让村里人没法活了。”据这位村民介绍,大洋河最终会汇入北京官厅水库。
据了解,北京官厅水库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和北京市延庆县界内,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座大型水库。设计总库容41.6亿立方米,水库流域总面积4.34万平方公里,是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
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库区水受到严重污染,从90年代开始,官厅水库的水质继续恶化,1997年水库被迫退出城市生活饮用水体系。北京市民饮用水的四大水库,减少为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平谷海子水库,官厅水库的水主要用于北京市西部地区的工业水源,一直处于半污染状态。
而来自北京市水务局的消息说,连续5年的干旱造成了北京市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密云、官厅两大水库蓄水虽增加1.4亿立方米,但可调用的水量有限。此外,全市每年仍有4亿立方米污水直接排放,再生水利用率也不足40%。为此,官厅水库在2005年1月首次实施禁渔,禁渔后,通过对水库水的净化,争取达到二级饮用水的标准,在2007年9月,恢复对北京居民供应生活饮用水的功能。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上海供排水项目网陆僶睿编辑,2008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