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供排水项目网
 返回主页会员登陆会员注册论坛菜单论坛样式

邮箱账号:@shwater.net  密码:   
 你的位置:上海供排水项目网水业快讯(与中国水行业国际排名第一的《水业中国网》合作)→ 浏览帖子:安徽省2003年环境状况公报
你是本帖的第 880 位阅读者
 『 帖子主题 』:安徽省2003年环境状况公报

恽鹏南


金钱:171250
经验:25772
魅力:25822
帖数:810
等级:15
『 版主 』
  信 息  留 言  OICQ  邮 箱  主 页  编 辑   引 用楼   顶

安徽省2003年环境状况公报
(水业中国网上海站9月12日讯)综述
2003年,是生态省建设的第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指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省环保工作坚持以加快发展、富民强省为中心,以生态省建设为主线,以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为重点,认真实施全省环保“十五”计划,强化执法监督,推行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2003年,在全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全省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淮河流域水质有所改善,但污染仍然严重;巢湖水质下降,富营养化程度加重;长江干流水质优良,支流水质有所改善;新安江干流及支流水质优良;主要水库水质良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局部地区酸雨污染加重。辐射环境处于天然背景水平。2003年,全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与上年相当,生活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全面超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淮河流域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环境质量
水环境
2003年,我省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仍然严重,长江、新安江流域水质良好。4个流域176个国控、省控监测断面中,36.4%的断面属Ⅰ~Ⅲ类水质,27.8%属Ⅳ~Ⅴ类水质,35.8%属劣Ⅴ类水质。
淮河流域
干流11个监测断面中有10个水质为Ⅳ类,王家坝断面水质为Ⅴ类。干流水质比上年有所改善,Ⅴ类和劣Ⅴ类断面数由4个减少为1个。
19条主要支流中,9条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比上年减少3条,7条水质为Ⅳ类,比上年增加6条,3条水质为Ⅱ类和Ⅲ类,比上年减少3条。
淮河流域主要水污染指标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巢湖流域湖区水质下降,营养状态有所加重。全湖属中度富营养状态,西半湖呈重度富营养状态,东半湖呈轻度富营养状态。湖区主要污染指标仍然是总磷、总氮。
9条主要环湖河流中4条污染严重。十五里河、南淝河、派河和双桥河水质为劣Ⅴ类。裕溪河水质为Ⅳ类。杭埠河、白石天河、兆河和柘皋河水质为Ⅲ类。与上年相比,裕溪河水质由Ⅲ类下降为Ⅳ类,其它环湖河流水质无明显变化。环湖河流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石油类。
长江流域
干流水质保持优良,仍以Ⅱ类水质为主。
10条主要支流中4条污染严重。来河、慈湖河、六汾河和雨山河水质为劣Ⅴ类。清流河、襄河、滁河和采石河水质为Ⅳ类。青弋江和水阳江水质分别为Ⅲ类和Ⅱ类。支流水质有所改善,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的支流由上年的8条减少为4条。支流的主要污染指标是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新安江流域
干流和支流水质均保持优良。水质为Ⅰ类和Ⅱ类。
主要水库
主要水库总体水质良好,基本为Ⅱ类和Ⅲ类,仅滁州市城西水库由于总磷略超标,水质由Ⅲ类下降为Ⅳ类。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17个省辖市4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中,27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合肥、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巢湖7个城市中有13个饮用水源地部分监测项目超标。地表饮用水源地主要超标指标为氨氮、粪大肠菌群和总磷,地下饮用水源地主要超标指标为氟化物。
地下水
全省大部分城市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沿淮河污染段及城市周围局部区域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部分指标超标,主要指标有矿化度、总硬度、铁、锰、氨氮、化学需氧量(COD)、亚硝酸盐等。其中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氨氮含量比上年有所增加,水质有进一步恶化趋势。
大气质量
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皖南部分城市酸雨有所加重。
城市空气合肥、亳州、芜湖、宣城、池州、黄山6个城市空气质量良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淮北、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安、马鞍山、巢湖、铜陵、安庆10个城市空气属轻度污染,空气质量为三级;滁州市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劣于三级。
17个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达到二级标准;有11个城市颗粒物超过二级标准,其中1个城市超过三级标准。与上年相比,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由5个增加到6个,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由2个减少为1个。
酸雨全省酸雨区域分布格局基本不变。各市降水年均pH值在4.26~7.78之间。出现酸雨的城市7个(池州、铜陵、宣城、芜湖、马鞍山、合肥、蚌埠)。池州、铜陵市酸雨污染严重,并且呈加重趋势,酸雨频率分别高达96.1%和69.4%,降水年均pH值为4.26和4.46。
声环境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全省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达标的城市8个,比上年增加1个,超标的城市9个。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全省城市道路声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道路交通噪声达标的城市10个,超标的城市7个。
辐射环境
全省辐射环境质量全省抽测的8个常规测量点的原野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在95.8~108.0nGy/h,道路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在85.8~105.5nGy/h,监测结果与上年一致,属天然背景水平。
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辐射环境质量安徽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区及周围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在91.0~141.1nGy/h与其它区域环境相比,处在同一水平,无异常变化。
生态环境
全省耕地面积575.87万公顷。水土流失面积18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3.5%。全省森林覆盖率27.95%。现有自然保护区31处,总面积57.1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4.11%。全省湿地面积284.30万公顷。2003年,由于暴雨洪涝、高温干旱、低温冻害、大雪、连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4.67亿元。全省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670起,直接经济损失6126.9万元。
污染物排放
废水及主要污染物
2003年,全省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14.12亿吨,比上年减少0.9%。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6.35亿吨,比上年减少1.7%;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7.77亿吨,比上年减少0.4%。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41.24万吨,比上年减少0.2%。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12.32万吨,比上年减少2.1%;城镇生活废水中COD排放量28.92万吨,比上年增加0.6%。
废气及主要污染物
2003年,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为5383亿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1%。全省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45.49万吨,比上年增加14.3%。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40.54万吨,比上年增加16.1%;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4.95万吨,比上年增加1.4%。烟尘排放总量25.96万吨,比上年增加6.4%。工业粉尘排放量44.23万吨,比上年增加83.6%。
工业固体废物
2003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522万吨,比上年增加107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799万吨。综合利用率为77.7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污染事故
2003年,全省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69次,比上年增加11次,其中水污染39次、大气污染24次、固体废物污染1次、噪声污染4次放射源丢失1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8万元,比上年减少37.5%。
环境保护行动与措施
生态省建设
2003年年初,王金山省长在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建设生态安徽,规划和推进生态省建设”。此后,省政府成立了安徽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王金山省长任组长,并召开了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全省广泛开展了生态省建设宣传工作,营造了生态省建设的社会氛围。在大量基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省发改委、省环保局编制了《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通过了省委常委会的审议和国家环保总局、省政府联合组织的评审,安徽省成为全国第七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
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
制定了《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分年度实施计划》和《关于加快淮河巢湖流域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的意见》,并由省政府批转实施。截止2003年底,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项目完成和在建的有70个,完成投资18.5亿元。酸雨控制区内19个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控制重点项目已完成8个。亚行贷款酸雨控制项目的建设取得进展。
城市环境保护
17个省辖市全部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新增烟尘控制区57.56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38.21平方公里。合肥、芜湖、马鞍山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实施了一批重点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开始启动,并全面实施了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和地表水水质定期公报制度。
生态环境保护
完成了全省生态功能区划的编制。全省新增8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开始启动,全省生态示范区总数达到34个。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安徽省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长江重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加强了农村环境保护,积极推动环境优美乡镇和百佳生态村创建工作。全省共建设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3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个。2003年平原绿化工程共完成6800公顷,栽植树木1030万株。退耕还林44.4万公顷。
环境监督管理
开展了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查处不法排污企业412家,控制了污染反弹;通过“以新带老”,严把环境影响评价关,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得到控制;通过加大对危险废物的防控力度,安全处置毒鼠强5860公斤,防止了非典疫情通过医疗废物传播,合肥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共办理群众环境投诉8499起,信访案件结案率达到95%以上。
其他
环保宣教工作成效明显,开展了生态省建设、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等系列宣传报道,并协助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了环保执法检查和“江淮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增强了企业守法意识;环保政务公开范围继续扩大,进一步规范了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限,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管理效能。

(来源:安徽省环境保护局,2007-09-12 )(水业中国网恽鹏南编辑)

状态:
2007/9/13 2:15:39 帖子管理:总置顶置顶精华加锁删除移动
共有 0 页, 0 张回复帖,每页有 10 张贴子 >> [ ]
页码:
  快 速 回 复

用户信息:

用户名: 没有注册?密码: 忘记密码?

帖子内容:
·HTML标签: 不可用
·UBB标签: 可用
·贴图标签: 可用
·Flash标签:不可用
·表情字符转换:不可用
·最多15KB

[按 Ctrl+Enter 直接发送]


上海供排水项目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0086-21-52663870 Fax 0086-21-52668991 Email:chenzhenyu@shwater.net MSN:shwater.net@hotmail.com
上海供排水项目网(上海玮海罗商贸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668号科技京城西楼10楼H座,邮编:200001
 沪ICP备06060600号